本以为是最后一场了,看着影院安排也没有人订票,想着能包场来个沉浸式,到了影院才发现还有很多人赶来哈~也确实有小朋友在电影院背古诗,还好不多~

那么电影好不好呢,我一个人也很难评呀,那么我就从主观一点的视角来评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个人对此类题材的电影兴趣度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会主动的去找一下能够吸引自己的亮点,方便自己能够成功的看完这部电影,不虚此行,这次电影我与我闺蜜同行,她是一个对古诗和语文都非常感兴趣的人,所以这个电影她看得是津津有味,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怎么去欣赏此类艺术造诣较高的电影呢?

我个人的话会在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思考。首先迎面来的就是建模的问题,其实长安三万里在没有上映前建模就在某音某书里遭到了很多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建模怎么那么丑呀!”“李白建模太油腻啦!不够帅。”“建模的比例也太奇怪了吧”

所以在观看的时候,我也会思考这个问题,干嘛把建模做成这样呢,这是给小孩子看的建模吧!但从剧情所想表现的深度和广义来看,小孩子一般是很难接受的。但在游戏营销洗脑后的世界里,青年成人应该是很难接受这个李白的建模的。

那么在受众都如此矛盾的情况下,导演制片们都在图什么呢?我们不妨跟着网上的分析大胆的猜想一下:根据某度的资料库显示,长安三万里的建模的脸部,官方解释是还原教科书,体型复原唐俑,人物表情还是学习美国3D动画的影子,继承精华,博采众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影中,配音绝对是一亮点。建模配上绝佳的配音,我们能感受古人荡然之气。如果换成游戏里那年轻帅气的建模,或是有点出戏的感觉,电影本身可能会有点游戏广告的既视感了。

继哪吒杨戬后,国漫的建模也是打磨的越来越帅气了,长安的建模可能也会导致一些颜控观众落差感较大,反而产生劝退。所以从受众层面来看,长安些许会有些困难。但换一个角度,长安导演坚持从历史出发,还原建模,打磨历史故事,表达古人纯粹而高尚的情操的初心也是吸引了国漫和国文学的喜爱者,和对孩子有期待的父母,长达几乎三个小时的电影也能让人值回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思考,剧情也过的很快,但这个电影也不能说很快。虽然在故事的开头电影用了倒叙的手法回顾高适与李白的一生,在前一个半小时里面电影属于较平铺直序的那种风格,无反转,简单的描述了高适和李白作为普通人的一生,较多的运用讽刺的手法,以大唐经济的繁荣与门第观念的腐朽对比,让我们回顾了大唐繁荣的一面和我们经常遗忘的一面。

来到电影后半段,电影内部的伏笔呼应慢慢开始浮现,尤其突出的是李白相扑的秘诀和高适在军营里自伤是最为亮眼的,伏笔的解开拉起了整个电影的高潮!以假乱真,高适骗过了朝廷,骗过了敌人,骗过了观众,也骗过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适出其不意,天降神兵,以少胜多,最后还慷慨让功的胸怀让人唏嘘不已。曾经,一心想成就一番功绩的他最终把功劳让于晚辈,电影的精神主题也再一次升华,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意义从来不应单是言传身教,而是应该发自内心的,能触动人心的情感升华,可使得让人直击灵魂,自我感悟。

由此可见,对电影内容的打磨,导演组用心良苦,他们在用足够的耐心去努力换取我们的真心,即使此等题材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受众和收获,他们也无怨无悔地将他们的艺术创造完好地展现给我们,毕竟Patience is key in life,无论是导演组在剧情上的制作还是故事里的人物,无不展现着对生活的耐心,在影片结尾,李白最后因急于一时而挫败,高适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后出奇制胜都在默默地向我们展现耐心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泡泡国漫漫研社 艾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