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就业、创业、自由职业……如今,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去向有了更多不同选择。“慢就业”也在近年来被反复提及,引发诸多关注。

据澎湃新闻9月14日报道,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其中,上海高校毕业生达到23.6万人,创历史新高。一项针对上海市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了“慢就业”。纵观近几年的调研情况,“慢就业”比例整体呈升高趋势,2015年至2023年,八年间提升了22.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需要重视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生选择“慢就业”?是主动追求还是被迫选择?如何避免“慢就业”演变为“懒就业”“不就业”?“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的背后,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诚如首都师范大学讲师黎娟娟所言,“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毕业即工作’解决生存问题的需求已经让位于‘通过慢慢择业,找到理想工作’的自我发展需求。”“慢”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慢”的过程中,寻找一条自我探索之路,加快自己“独立”的步伐。

对于主动追求“慢就业”的高校应届生来说,提升自身竞争力是主要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有更高的期望,试图通过高学位来改变对现状的不满。再者,并不是每位应届生刚结束校园生活就能找到一个明确的工作发展方向,这时候,主动慢下来,就会有一段的沉淀积累期。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愿意支持孩子追求长期稳定的工作,也愿意为此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确保他们安心备考。

而对于被迫选择“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脱不下的“孔乙己长衫”,造成了现实与期待不匹配的现象。其实,“慢就业”本质上是当下就业形势的产物——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的发展,重复性传统岗位逐渐被替代,虽然新兴行业的兴起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但这些岗位的任职要求更加趋于严格,造成就业供需不平衡的现状。此外,许多高校应届生在面临即将步入社会的问题时,常常会因为恐惧而选择逃避现实,以“慢就业”之名行“懒就业”“不就业”之实。

高校应届生作为独立的成年人,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但不管是主动追求还是被迫选择“慢就业”,都应该为自己的抉择负责,不要刚离开校园的“象牙塔”,就立即蜷缩进家的“保护壳”。实现理想之前要先独立成长,“慢就业”更要建立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

在这场毕业季的潮汐中,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对于积极、合理的“慢就业”,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反之则需要引起警觉和反思。切莫对“慢就业”进行过度美化或宣传,给高校应届生一段缓冲期,让他们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再迈出下一步。(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