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话题,如今的核武器朝着小型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浪潮下,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所研制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在多次试射中事故频发,似乎可以看出“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难掩老迈之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这款“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当时是为了突破苏联部署的反导系统而研制的,在1968年进行了首次飞行试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在1968年至1970年期间,总共进行了25次的试射,就有八次试射失败,在1970年的6月,这款洲际导弹正式开始服役,距今已经五十多年。“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是美国现役唯一的陆基战略打击力量,尽管“年过半百”,依然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之一。

美“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主要组成部分是第一级发动机、第二级发动机、第三级发动机、过渡段和导弹头,导弹弹长有18.26米、射程有12000米,可以携带3个子弹头的分导式多弹头,弹重约有34.5吨,导弹采用MK12核弹头或者MK12A核弹头,这种核弹头的威力巨大,MK12核弹头相当17.5万吨的TNT炸药当量,MK12A核弹头则相当33.5万吨TNT当量,可见其威力之大。

另外“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动机采用了潜入式固定单喷管设计,取代之前的四个单轴摆动喷管,这款弹道导弹制导与控制刚开始采用NS20系统,这个系统对于各项系统误差进行了弥补与修正,第三级的前端装有推力终止系统和新的燃气旋转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导弹的发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还使用了扰动自瞄准技术,可以保证导弹的命中率。“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在1993年开始更换系统,采用NS50新型制导控制系统,使导弹上的母弹可以受到计算机的控制,更加精确的让子弹落到指定位置,命中的精确率误差在185米左右,让“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具有可怕的震慑力。

“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还加强了自身防护,能够在不同状态下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来保证导弹的生存能力。在对飞行中的导弹来说,重点保护核辐射电磁脉冲,“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了用钛合金的头部整流罩结构,导弹中各级电子组件以及电缆都屏蔽X射线和电磁脉冲,对导弹一、二级中间段用铝合金皮加厚,在各个敏感部位也增加屏蔽层,加强防护。美国政府对“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地下井也加固改装,改进导弹的悬挂系统,增加卫星通信系统和紧急火箭通信系统,还应对导弹攻击后,安装了指挥控制系统,极大程度上保障“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实战能力与自我保护措施能力。

由于“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是美国唯一服役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海陆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部分,对美国军备武器战略是非常重要。“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存在是证明美国核威慑力的存在,能从美苏争霸中脱颖而出,一直使用到现在,足以证明它的实力。美国政府在几十年期间不断试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不断改良加强,无非就是想确保自己的核威慑。从美国政府迫切想保障“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使用性,更可以看出“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对美国的重要性。
如今已经服役五十多年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曾经在美国人眼里是像法拉利一般的存在。但在现代武器更加朝着精细化、小型化发展,“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仿佛不太适合发展潮流,它在之前的试射中频频失败,对于这样一个有“年代感”的导弹,到了迟暮之年,是否已经变得不再可靠。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又会是怎样?

就目前来说,美国还是离不开“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它需要维持美国在世界核武器中的面子,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未来的美国想要保障自己的核威慑,就应该更加完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系统设施,或者研制更加符合潮流的小型精细的核武器,来替换“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的位置。
综上所述,“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暂时还是具有威慑力,能够承担起美国三位一体的核武器职责,但由于该武器过于年迈,内部系统需要升级改造,在多次试射中频频出现故障,不得不令人怀疑它的实用性。加之“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不符合精细小型的发展方向,淘汰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对美国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提出了考验。但如果美国拥有了强大的核武器,也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会对于世界的和平造成极大的威胁,容易升级个别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继续选择使用“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还是选择研发新武器,弃用该武器,这就得看美国政府做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