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伍鹏程 通讯员 向尚婷)9月13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成果。会议透露,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年来,紧扣“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战略定位,锐意进取、勇于突破,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湖南特色制度创新成果84项,新设企业3.4万多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其中,岳阳以自贸试验区为“火车头”,全力做好“融”字文章,努力打造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布会现场。 伍鹏程 摄

岳阳片区拥有“三区一港五口岸”9大国家级开放平台,数量和效能居中部地区同类城市首位。岳阳在统筹平台方面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淑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岳阳以自贸试验区为“火车头”,全力做好“融”字文章,统筹抓好平台建设和功能发挥,努力打造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一是推动管理融合。推进新港区、自贸片区和岳阳综保区“三区”融合,建立“大党工委”管理机制,增强党对自贸区工作的全面领导。2022年岳阳片区“一核三链”自贸党建创新品牌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魏淑萍在答记者问。 伍鹏程 摄

二是推动政策融通。统筹各大平台政策资源,实现优惠政策叠加、优势资源互补,进一步增强产业吸附力和竞争力,有效提升口岸平台效能。比如“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新举措”,带动了口岸大宗贸易的增长,促进了岳阳中部地区进口调味品集散中心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培育了一个产业。

三是推动产业融入。围绕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共生共荣,先后组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联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岳阳片区GDP、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四是推动资本融汇。充分汇集各类资本,以投行思维运营园区,打造了百亿级的产业发展基金体系,先后开展紫光集团重组、正虹科技改制、小米激光打印机投资、中创空天入股等资本运作,布局新产业新赛道,为临港产业架起了“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