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得不开心,看似有很多客观理由:遇到渣男;被人欺负;不被理解……

但,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个受气包?

明明对所有人都很好,永远对人报以微笑,有求必应,从不拒绝,也不反驳,毫无脾气,没有要求,还会主动帮助别人,小时候顺着父母的意愿做事,是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长大后也会尊重身边人的意愿做决定……但自己过得并不开心,痛苦、怨恨、矛盾、自责,一直无休止地折磨着自己。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生存状态。

是的,讨好型人格的人,看似温顺、友善、顺从,但核心问题是:他并不快乐,甚至非常痛苦和矛盾。

为什么会这样呢?

行为和感受的极大反差,可能源自一个人最根本的信念——那些埋藏在你内心深处不被觉察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去讨好任何人》这本书梳理了八个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现,针对每一种表现背后的心理信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行为,到信念,再到愿望,通过由外向内丝丝入里的分析,你会拨开情绪的迷雾,看到自己不快乐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可以跟随心理咨询师的指引,找到不再讨好的方法。

不去讨人任何人,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开端”。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有很多YES,可能需要考虑是不是讨好型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真正认识讨好型人格,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些概念:

1、 讨好别人VS发自内心对人友善
2、 讨好型人格的帮助行为VS真正的助人为乐
3、 讨好型人格的顺从VS双方意愿的一致
4、 讨好型人格的微笑VS积极的沟通

1、 讨好型人格的讨好行为本质是为了获得爱、获得认可、获得安全感,是一种索取爱的表达,且讨好者的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讨好这一种方式。

而发自内心对人友善的前提是一个人有着稳定的自我,且向自己欣赏或者包容的对象主动释放的善意。

2、 讨好者经常在别人还没有主动提出的情况下自发地为对方提供方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感激以获得良好的关系,一旦没有获得认可,他的内心便会失落甚至因为耽误了自己的事情而心生埋怨和责备。

而真正的助人为乐,是并不期待对方有任何回报地付出,仅仅助人这一行为就充满快乐。

3、 讨好者的顺从也是一样,只为满足对方的期待以获得对方的爱和认可,从而放弃自己本来的意愿,一旦结果不如意,又会埋怨对方陷入责备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只有在充分的沟通下才能互通想法,达成意见的一致,没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界限感明确,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且主动沟通。

4、 讨好者对任何人总是报以微笑,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不微笑就是充满敌意,他们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敌意,也就一味地对所有人都微笑,不管自己是不是很累并不想笑。

而积极的沟通并不是只有微笑,有时候言辞犀利也是积极沟通的方式,有想法要让别人知道,表达是沟通的第一步。

总而言之,讨好者的一系列讨好行为的背后是一颗完全失去自我的疲惫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找回自我,不再一味讨好

做回自己的主人,是让讨好者轻松起来的核心。

八种讨好行为,每一种都对应着内心的需求和矛盾。找到这些矛盾和需求,是不再讨好的开始。

1、 不敢拒绝别人,因为一拒绝就心慌。

心慌是因为恐惧,恐惧什么呢?恐惧人际关系会因为你的拒绝而受影响。

阿德勒说过“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拒绝就会影响人际关系呢?因为你的底层信念,你总觉得“别人很脆弱”,我一拒绝,对方就会受伤;“自己很脆弱”,别人一生气,自己就感到害怕,因为你把拒绝等同于攻击;“关系很脆弱”,我没让对方满意,对方就会受伤,就就生气,就会对我不好。有时候明明自己很忙,却不好意思说不,搞得自己常常疲于应对所有人的需求,却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和需要。

在讨好型的人心中,关系是很脆弱的存在。这样的底层信念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它源自“爱是有条件的”的童年感受,我想要被爱,就必须满足对方的期待,否则对方就不爱我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接触的都是有条件的爱和需要被讨好的人,那么在他长大后这种让他已经熟悉的互动模式将会指引着他继续寻找那些需要讨好的人相处,虽然痛苦,但却熟悉。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遇到渣男明明很痛苦,却很容易再次遇到类似的渣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总是本能地无条件附和别人,压抑自己的主见。

明明喜欢安静却为了表现合群而积极社交,感觉很累,这因为你压抑了自己的个性;明明很有能力,却选择默默无闻,心里却又不甘,因为你压抑了自己的锋芒

表达自己,就意味着可能要面对他人的否定和不满足的可能性,还有自己有可能说错的压力,以及表达不恰当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这一切压力和责任,于是选择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羞耻和冲突风险地附和别人。

但压抑的内心更痛苦,表面上讨好了所有人,却并没有获得真正充满爱的关系、让你感到舒适自在的爱。因为你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了,别人就失去了了解那个真实的你、愉悦那个真实的你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中提到了其他讨好者的表现还有:不敢提要求;不等别人说,就主动行方便;总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和期待做选择,比如选专业的时候压抑自己的意愿顺从父母的意见;对所有人都随时报以微笑;没有脾气,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停地自我反思和审判,总觉得自己哪里没做好。

这一系列表现的背后,都源于内心对爱的渴望,却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迷失了自我,选择了最保守最被动的表达方式——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结束这一切,首先我们要识破这一切。

只要自己愿意成长,每一个让你感到痛苦的时刻都是成长的契机。

心理咨询师推荐一个“万能”的自我疗愈方法——SELF心理自助疗法,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方法去治愈那个脆弱的内心小孩,帮助自己强大起来。内心强大,便无需讨好,你吸引到的爱便是真实的你需要的爱,你遇到的人便是喜欢那个真实你的对的人。

SELF心理自助疗法的第一步就是自我察觉,识破这一切。识破自己讨好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提醒你一些被忽略的事情,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一些内心的冲突,甚至一些还没被意识到的不合理的观念。当情绪来临时,做几次深呼吸,去觉察自己身体此刻的感受是什么,看见它,描述它,但不和它对抗,也不要 试图逃避它。顺着情绪去觉察自己内在的需要或信念。

第二步,接纳情绪,接纳情绪的本质是接纳自己。你可能通过觉察情绪看到了自己的需求或者观念,不要急着批判它否定它,观念可能有合理和不合理,但每一种观念背后的需求都是美好的。看到这份美好的需求。

第三步,链接资源,资源是指能帮助你体验到美好带给你力量的人或事甚至是一段来自己心灵的回忆。通过这些资源让自己获得支持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步,信念转换。情绪源自不合理的观念。当我们觉察到情绪背后的观念时,试着问几个“为什么”“真的么”。很多事情,并非我们原先认为的那样。试着转变旧有的观念。

第五步,技巧提升。学会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如何友好地拒绝别人,如何温柔地表达不赞同,如何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表达。

第六步,经验获得。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它需要你勇敢地在行动上跨出一步,用学到的新技能去应对生活场景,实践才能获得经验,才能在大脑里去修改自己原来的反应模式。当你发现结果并没有你原来担心的那样糟糕,新经验开始一点点累积。

第七部,完全地接纳自己、爱自己。勇敢的看到并承认自己的现实,并发现这份现实的优势,设立明确的想要努力的方向。

第八步,做到前面几步,就能让自己体验到极好的身心状态,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正念冥想

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身心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采说:“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冒险一点,因为早晚你都要失去它。生活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能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你不必讨好,也值得被爱。

看到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需要疗愈的小孩,支持他、帮助他,你就走在真正爱自己的路上,而不会再一味地讨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岚言知己,关注我,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