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时代里,总需要一些不变的风景,它提醒每一位奋勇前行者,时刻不忘初心。对于走过百年风雨育人路的师大而言,五五四教室楼静静伫立于时代的变迁中,一砖一瓦,一凿一砌,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传承着求知的精神,凝聚着师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建设的五五四教室,因门牌号为554而得名,是我校较早建设的教学场所之一,原址位于现平原楼和田家炳教学楼之间,中心花园南侧,居校园核心位置。教室采用单层平顶单体设计,灰砖瓦,四坡尖顶,四角设门,整体古朴雅正、简约庄重,能容纳两百余人。五五四周围古木参天高耸、绿树环绕,因而室内光线相对较弱,所以电灯24小时长明,这便是我们现在一直听到的长明灯阶梯教室。

五五四教室不仅能看得见绿树如茵的风景,更看得见代代学子砥志研思的奋斗传奇。

长明灯阶梯教室,是历届学子脚踏实地、日夜苦读之所。每当你走到这里,都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那种凝重的气氛让你不敢亵渎,进入教室便似乎有一种力量促使你学习、奋斗、拼搏、进取,久而久之便凝成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勤学、博学、至学”的五五四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代代学子惜时如金、奋发图强、不怕吃苦、相互督促,在追梦的路上义无反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河南师范大学的五五四教室慢慢转变为考研自习教室,并以浓重的学习氛围和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近闻名,有许多校外人士也慕名而来。不管是否是在校学生,只要热爱学习,都可以在这里有一席之地。在五五四教室似乎有着不成名的约定,大家早上8至9点读书,9点以后自觉停止,开始自由地学习复习,他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为梦想尽情挥洒汗水。在这里,不同专业和各类职业的思维相互碰撞,大家和衷共济,彼此促进,共同进步,一条心,一个集体,一个家。

天道酬勤,当时在五五四教室学习过的学生几乎都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这种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各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五五四教室,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督促,一起进步,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每年3月份,考研结果出来,大家在一起分享喜悦,而没有考上的则重整旗鼓,从头开始,从不气馁。而且那时在五五四教室结识的朋友现在大多都有联系,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提到五五四教室,都感觉特别亲切。曾经的付出终会在时间中得到证明,凝练为真情。在五五四教室里,一批批有志青年懂得了珍惜时间,懂得了勤奋努力,懂得了真诚待人,在长明灯下,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对自己性格的塑造。

岁月无言,蓦然回首往事,经过七十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五五四教室见证了一批批有志青年脚踏实地、日夜苦读,不断攀登知识和人生高峰的历程,它不只是答疑解惑的教室,更是孕育考研奇迹的摇篮,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所以五五四也有“研究生摇篮”的美誉,而当年奋斗在五五四教室的“学霸”们,如今很多都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世纪末,由于校园总体规划改建,学校决定拆除五五四教室,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和良好校风,学校在西校区文渊楼东侧建立了新“五五四”教室楼。如今的新五五四教室楼面目焕然一新,一楼的102教室为党校教室,101教室为长明灯教室,二楼还有多媒体管理中心,楼中还有专门供同学们买水和接水的地方,独特的楼型构造偶尔还会吸引飞鸟来和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教学楼可容纳的学子也越来越多。浅褐色的木桌衬着头顶24小时不灭的长明灯,在灯光的照耀下,书影浮动,笔下是师大学子明亮的前途。可以说,新五五四见证了师大学子挑灯夜战的付出和闻鸡起舞的辛劳。

新世纪以来,为进一步传承以“博学、治学、勤学”为主要内涵的“五五四”精神,促进形成更加优良的学风,学校专门启动“五五四”学风建设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育学风,以活动促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一步步推进师大的学风建设。近年来,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本升学率稳定在30%以上,部分专业升学率超过50%,涌现出一批全员上岸的“学霸宿舍”,五五四教室所传承的“五五四”精神代表了师大学子独有的精神风貌,“学在师大”的美誉也在中原大地不胫而走,成为了河南师范大学最美的名片。

建筑是石头的史诗,是凝固的诗意,是精神传承的标志。一砖一瓦,诉说岁月的故事;一撇一捺,书写师大人生。岁月流转,长路漫漫,明德路上,历经变迁的五五四教室楼也许会老化,但它所诉说的故事未完待续,它所承载的“五五四”精神常新永存,作为百年师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指明来时路。

文案:毛悦梅 薛冰 张萌萌

编辑:张婉晴

责任编辑:张洁宜 胡丽可

监制:刘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