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正陆续召开。从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看,国有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相关活动上,不仅公司主要核心高管悉数出席,部分企业还创新交流形式、拓展沟通的深度及广度。但多方面来看,要想进一步提高市场对国企上市公司认知度、认可度,还需完善价值管理相关指标的“硬”考评。

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围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作了系统部署,对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此前曾发文强调相关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原则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参加”。《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将“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地方,2021年以来,上海、广州等地国资委纷纷探索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国企考核评价。

但也要看到,主动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与投资者交流互动的国有上市公司数量仍待提升。以深市公司为例,截至9月8日,605家国企中,有62家召开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178家央企中,有43家召开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同时,虽然2022年底以来,国有上市公司股价整体走出了跑赢大盘的行情,但当前仍有一大批国有上市公司估值相对偏低。

这需要进一步强化高管团队对自家公司股价变化和资本市场形象的关注。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层面只是鼓励中央企业探索将价值实现因素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长效化、差异化考核机制,引导上市公司依法合规、科学合理推动市场价值实现。地方国资委层面,个别地方开展了试点,更多地方仅是对国有上市公司运行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央企集团层面,近两年来,在各方引导下,部分央企集团进行了下属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表现的考核,不过分值仍低,如某能源央企的奖励指标仅设置了0.5分,也还有部分企业仍在探索评价机制,没有“硬”考核。总的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评价约束力弱。

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需要有来自市场的检验,市值是价值实现比较合理的观察指标之一。在已有地方国资委和央企集团开展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评价实践积累的背景下,可以加紧研究,完善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跟踪评价,扩大市值管理评价纳入考核体系的覆盖面,部分试点相对成熟的地方和企业也可提高考评权重,这将有利于借助市场力量推动国企加快改革,助力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