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苏联红军指导员卡拉什尼科夫,与战友及突击炮一起发起冲锋。苏联政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成为传奇。当士兵看到政委冲锋在前,也都会鼓起勇气跟随着一起冲锋。
作为指导员卡拉什尼科夫举着手枪,一边回头,一边大喊着,让身后的战友跟随他一起向前冲锋。他手中的枪与腰带之间连着一根绳,过去,这根绳子被称为“枪绳”或“枪纲”,主要是防止枪支被敌人抢和丢失。后来,还出现了可自由伸缩的枪纲。

太平洋战争期间,一名美军展示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掷弹筒。战争中,它主要在步兵班一级的单位中使用,是一款造价便宜,携带方便的杀伤性武器。西方士兵称之为“膝盖迫击炮”,外形的座板设计成半圆形,恰巧可以卡在大腿上。
因此,当美军缴获日军掷弹筒后,看到半圆形的底座,又听到那个称呼后,自然而然放在膝盖上。不曾想,当他们将掷弹筒放在膝盖上一发射,不仅腿骨极容易被震断,炮弹还不知飞到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八路军围着一枚迫击炮进行学习。一位战士站在迫击炮的后面拿着一根底部坠着物体的线测量角度。这好似过去砌墙的工人拿着重锤线测量房子砌得是否竖直,充分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
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用拇指法测距。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生手学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先知道眼睛瞳孔的距离,还需要测量手臂到大拇指的长度。如此在面前形成小三角形的数据,接着还要用手臂长度除以瞳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