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先生是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经常去古玩市场淘取各种老物件,有些老物件转手就能卖不少钱,但也有不少赝品货。据窦先生回忆,前些年自己曾在一本旧书中翻出两张面额为500万元的旧钞,本以为是一笔意外之财,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当时窦先生被一个古玩地摊上的几本旧书吸引,在翻看一本《巫语模范读本》时意外发现了两张旧纸币,每张的面值是500万元,这让窦先生大吃一惊。摊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经过跟老太太聊天得知,旧书都是她丈夫留下的,她丈夫以前是外交官,后来在大学教书。老太太看到窦先生很喜欢发现的这两张旧纸币后,说旧书和纸币一起给500元拿走吧。窦先生想着旧书可能就值几十块钱,但这两张百万元旧钞肯定值钱,于是赶紧付钱。

将旧钞带回家后,窦先生心想自己又发财了一笔小财,但为了搞清楚旧币的价值,窦先生还是联系了一位钱币收藏家。
这两张旧纸币的正面上部印着孙中山头像,下部用繁体字印着关金五百万元,还有“凭票即付”、“中央银行”、“美国钞票公司”等字样。背面印有上海海关大楼图案以及一些英文。收藏家告诉窦先生,这种旧钞票的全名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简称“关金券”,1931年5月发行,1948年8月停止发行,在发行初期关金券可以于美元等值兑换,但在抗战后期与法币一样开始急剧贬值,到停发时已经形同废纸。

同时,收藏家也告诉窦先生,这种面值为500万元的关金券为现代的臆造品,因为截止1948年停发时,关金券单张最大面值只有25万元,这张500万元的“关金券”是以两万元关金券为母版伪造出来的,因为是“臆造品”所以也没有任何收藏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卖书的老太太是故意在部分旧书中放入“臆造的关金券”,在顾客看到时编造各种故事,将“关金券”和旧书进行捆绑销售,很多收藏者抱有捡漏心理,就会出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