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手房的过户问题,需要根据建房土地的性质类型来确定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出让金是指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或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因此,如果土地类型为出让,那么需要缴纳;如果是划拨,那么无需缴纳。
具体来说,国有土地使用证分为划拨和出让两种类型。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是有偿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过程。而划拨则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划拨土地中国家对土地没有收土地使用费,只收了土地使用税,也就是说免费使用,而出让土地国家对该块土地收取了土地使用费和土地使用税。在出让土地价格中,土地使用费占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
在计算土地出让金时,根据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情况是有实际成交价的,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全部地价40%计算。
第二种情况是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第三种是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异议的由受让人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
第四种是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最高比例。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用地其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