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培训会暨“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兰州举行。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4个市(州)商务局、兰州新区商文旅局,86个县区商务局业务负责同志共130余人参会。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霓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杨丽平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宣读了2023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主要内容,通报了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情况,甘肃省单用途预付卡监管服务平台与第一批合作金融机构代表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甘肃银行、人保财险等签署了预收资金监管、盘活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培训会上,解读了《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及《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讲解了“甘肃预付码-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服务平台”的实操使用,并组织学员参观了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服务平台运营中心。为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在全省实施数字化服务监管吹响了进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霓指出,一、高度认识信用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兴商、依法备案、守法经营理念,以诚信促消费、稳主体、增活力、优环境,不断提升信用建设对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崇信守法的营商环境。

二、充分认识规范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和大数据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比如,发卡主体由知名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主体数量迅速增多,发卡规模参差不齐;发卡行业由零售业拓展至居民服务、文化、教育、体育等多行业,各行业预付卡金额、期限、用途、风险等差异较大;预付卡载体由实体卡向电子虚拟卡发展,交易更加隐蔽,监管难度加大。受疫情影响,不少餐饮、美容美发、健身、教育等行业发卡企业单用途预付卡兑付出现困难,甚至关店跑路,给消费者造成损失。还有部分发卡企业采用“霸王合同”,或不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常导致消费纠纷,影响到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规范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势在必行。

三、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目前,《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已经发布,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建立,但相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今天的会议,既是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培训会和推进会,也是“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和动员部署会,主要目的就是各相关部门、各市州商务局深入学习、广泛宣传、推动落实。

黄霓强调,要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积极动员发卡企业及行业协会踊跃参与,有效抵制和杜绝商业欺诈行为。坚持守正创新,完善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发卡经营者的合规自觉性和风险防控能力,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理性购卡消费理念,推进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走深走实。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本次“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特设“单用途预付消费卡信用管理主题活动”,要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要求,让“发卡备案”“查码消费”等信用惠企便民政策广而告之、人人皆知。要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行业管理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加强部门管理协同,必要时开展监督检查、协同监管、联合执法行动,运用跨部门综合监管手段,全面释放信用红利,培育信用消费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净化消费环境,努力为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随后,省人大法工委处长苏敏解读了《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条例》制定的必要性、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甘肃预付码运营机构工作人员对《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甘肃预付码-甘肃省预付消费卡监管服务平台操作,进行讲解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活动既是诚信兴商宣传月工作动员部署会也是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工作推进会。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诚信促消费、增活力、稳主体、优环境的重要作用,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二是推动《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及《甘肃省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贯彻落实,推进甘肃预付码平台应用,督促经营者在线备案。引导各地、各相关部门全面理解工作任务、把握政策规定,积极推广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更好发挥信用建设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创新消费场景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