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刚住进贾府不久,薛宝钗豁达大方、沉重稳妥的好名声便传开了,紧接着,“金玉良缘”这股风也刮了起来。

“金玉良缘”第一次露风,是在第八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日,贾宝玉听到周瑞家的说起薛宝钗染恙后,抽空前往梨香院探视。进了屋,薛姨妈见到贾宝玉后好似天上掉下了宝贝,一把搂进怀中大呼心肝儿肉,而后竟然主动请贾宝玉进薛宝钗房间坐着,称自己等会就来。

这做派,真是叫人眼界大开,即便是今天,一个成年的表姐妹,都很难接受成年的表兄弟进自己的房间单独相处,可在那个男女大防的年代,薛姨妈竟然不顾瓜田李下,如此家风,也难怪薛蟠那么不堪了。

而在后来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互动来看,我们便知道薛姨妈为何要那么做的。

两人才寒暄两句,薛宝钗便将话题引到贾宝玉项上的通灵宝玉上,主动索来念这上面的字,丫环莺儿在一旁也不倒茶,就在这一刻,薛宝钗又催一句,莺儿便像得了令一般,说起宝姑娘也有个金锁的事儿来,这还没完,还说到那金锁上的字,和这通灵宝玉上的字听着还好似是一对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宝玉到底单纯懵懂,哪里知道人家在设套等自己往里头钻,赶紧就要来瞧,薛宝钗假意推辞几番,才当着他的面解开排扣,露出里面的大红袄子来,也不将金锁解下来,而是让贾宝玉凑近了看,斯情斯景,暧昧非常。

随后便是莺儿最后的助攻:

“是个赖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不明就里的人,凡听到这么一说,都会觉得这是上天注定的姻缘,然而细究起来,这与“木石前盟”这段神话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说这个赖头和尚,除了薛家说的这段故事,书中接触过赖头和尚的还有林家和甄家,然而无论是林黛玉还是甄英莲,都被赖头和尚劝说出家。

按书中所写,这些女儿都是迷情幻海中人,点明迷津才是出家人干的事。而薛家说的那位和尚,不干正事便罢了,哪有出家人去插手红尘男女情事的?所以这和尚,来路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结合全书,这个故事仅仅是薛姨妈口中说出来的而已,跟第一回作者浓墨重彩描写宝黛前缘那段神话差远了。而在这个二手材料中,薛家人每次阐述都有出入:

在第八回,莺儿说这金锁上的八个字是赖头和尚送的。

可到了第二十八回,薛宝钗想起母亲和王夫人等说起时是:“金锁是个和尚给的”。

到了第三十四回,薛蟠因为和薛宝钗斗嘴不过,情急之下说道:

“先妈和我说过,你这金玉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看来薛蟠连赖头和尚都不知道。试想,薛蟠比薛宝钗要大上几岁,若当年真有赖头和尚进薛家那么怪异的事,薛蟠能不知道吗?怎么最后还得靠薛姨妈说出来?

所以,所谓的“金玉良缘”,不过是薛姨妈为了将薛宝钗嫁入贾府杜撰出来的蹩脚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浸淫世家大族几十年的老人精,贾母又何尝听不到薛家这弦外之音?当然她也能看出这蹩脚故事的无数漏洞。可贵族的体面在那摆着呢,再说和儿媳妇王夫人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也只好当做耳旁风,任由它胡吹罢了。

需要说的是,一逮着机会,贾母就刺一刺薛家,绝不会让他们太顺心。

大观园建成后,贾母便借机恶心了她们一番。

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从苏州买来十二位小优伶。按说,偌大一个国公府,随处都能找出个院子来安置这群小姑娘,可最后她们却住进了梨香院。

原本住在梨香院的薛家呢?搬到了更远处的东北边的小院子了。

贾府不仅让薛家劳动挪出地方,还让戏子取而代之,这戏子在古代地位如何的低贱,毋庸赘言了。所以,贾府这事做得多么绝情?而当时的荣国府,正是王夫人管家,这事自然不是她决定的,而除了她,只有贾母才能办得到这件事。

贾母暗戳戳下了逐客令,奈何薛家并没像她想象的要脸,她们没走,而且让往哪儿搬就搬哪儿,横竖不搬出贾府。按说薛家在京中也有房产,可她们就是赖着,其高攀贾府的决心,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客令不成,贾母逮着个机会,又羞辱了薛家一番。

薛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听后决定拿出二十两银子操办。很多人一看,觉得贾母这是多喜爱薛宝钗呢。殊不知背后多少弯道。

就说这二十两银子,很多人一看,刘姥姥一家一年的开销,出手多慷慨啊。然而我们别忘了,这是在贾府,二十两在贾府是什么概念?一群姑娘一顿螃蟹宴的钱。如果要看戏要置酒,根本不够用的。

作者似乎为了做对比,后面还写了王熙凤的生日,那可是花了一百五十两,什么才叫喜爱?这就是。

但凡贾母真心喜欢宝钗,真心想做这个生日,她就不会只拿出这点磕碜的银子,有趣的是,王熙凤还就这二十两银子打趣了贾母一番,称这是霉烂的银子,还不忘点出贾母金银珠宝压着一箱箱,却不肯拿出来。

以王熙凤的乖滑,她怎么会当众排宣贾母?无非她知道,贾母并不是真心要给宝钗过生日,才敢这么放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有,生日宴上,贾母让林黛玉点戏,林黛玉想着让薛姨妈王夫人先点,贾母就说了:

“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

明明是薛宝钗的生日,却说是带着大伙取笑,一个寿星的的“特殊性”、“重要性”被抹煞于无形。

而贾母为何要搞这么一出?无非是告诉所有人,薛大姑娘今年及笄了,该嫁人了。如今还住在亲戚家像个什么样子?

当然,薛家一如既往地装傻充愣。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直到元春端午赐下礼物,贾母决定直面“金玉良缘”,作出她的答复。

贾元春虽常年待在深宫,但王夫人作为女眷,每月有几次探视的机会,想来就是这期间,元春深受王夫人的影响,所以在端午节那天,借赐礼表达了自己“弃黛择钗”的意思。

接到礼物那天,贾宝玉坐不住,林黛玉也坐不住,这是因为焦虑的;

薛宝钗也坐不住,是因为得意的;

贾母也坐不住了,这是因为气的。

于是,她借着清虚观打醮,让薛家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打醮,贾母特意带上了合府女眷。到了观中,张道士出来拜见,才说上两句,便称要给贾宝玉说亲。

他要说亲的对象,非常有意思:

“今年十五岁了,生得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

大伙看看,这姑娘和薛宝钗是不是很像?年龄,模样和家当。

然而贾母一听便直接拒绝,理由是:

“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真是太妙了,你们家和尚说要拣有玉的配,可我们家和尚说要等大一些。如今你们也该嫁人了,这样看来,我们家的玉不是你们要配的那个玉呢。

贾母不仅摆明要拖上几年,还特意点明,要性格模样好的,其他不重要。而以贾母中意晴雯来看,她所谓的模样性格好,跟薛宝钗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摆明了态度,接着又是一出挖苦的好戏。

张道士端来一盘贺礼,贾母竟在里头捡出来一个金麒麟,称看着眼熟,好像谁家孩子也有一个。

这真是有意思,满盘子的东西,贾母偏挑了个金的来问,这是什么意思?无非想告诉薛家,这金啊玉啊,到处都是,连同样的都有,想扯上点关系,随便都能扯上。

薛宝钗不知是计,可能也是想表现,脱口而出:

“史大妹妹有一个”。

贾宝玉听后却称,史大妹妹在家住这么些年,我竟然没留意她有这么个东西。

可知薛宝钗对金玉这等东西,是“心中有之,何日忘之”的地步了。

本来,话到了贾宝玉这里,明眼人一听,就不好再接话了,好歹给宝姑娘留个面子不是?可偏偏有人不,贾宝玉话音刚落,贾探春就补上一刀:

“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

以探春的聪敏,这么几年里她不知道“金玉良缘”是直取谁而来吗?薛宝钗这点心思她看不出来吗?不可能。可她还是挑出了薛宝钗的心思。

以前读红楼,总拿不准探春究竟倾向宝钗还是黛玉,今天再看这一处,不明显得很嘛。想来探春对于薛家这种鬼祟行止,大有不屑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探春补刀,清朝评论家大某山民直呼:“一针,好痛”。其实这还没完,第二针还在路上。

林黛玉听探春一说,便接道:

“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真真是将薛宝钗的蝇营狗苟、阴谋诡计剥得一干二净。而宝钗面对如此轮番挖苦,即便怒在心头,也不敢做声,唯有假装听不见罢了。

正因此,打醮回来后,原本得意洋洋的薛宝钗,突然变得易怒起来,小丫头靛儿不过以为她藏了自己扇子逗着玩,好声好气来讨扇子,便被她指着鼻子臭骂一顿,言语间还不忘奚落别的姑娘成日“嬉皮笑脸”。素日以大方豁达、平易近人示人的薛宝钗,在贾母等人的挖苦下,露出了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