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2013-09-1115.30|作者:欧廷君

摘要: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国民营企业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创新的管理者、践行者,而且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创造财富的杰出代表,更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微观落实与执行的主心骨、中顶梁。因此,在推动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品牌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示精神,营造良好的亲商、重商、护商关系,像爱护眼晴一样去爱护他们、尊敬他们。脚踏实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欧廷君工作照)

在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家既是从事某个产业、产品经营风险的承担者,又是经济社会微观实施的组织者、创造者、管理者。在经济社会里,他们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创新的管理者、践行者,而且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创造财富的杰出代表,更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微观落实与执行的主心骨、中顶梁。
客观科学地说,他们与从事公共管理的优秀政客一样同等重要。因为民营企业家与科学家及各领域内实践型专家一样,是国家经济社会繁荣富强的创造者、推动者,是全社会最值得尊敬的、最可爱的人群。因此,我们在推动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品牌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示精神(1),营造良好的亲商、重商、护商关系,像爱护眼晴一样去爱护他们、尊敬他们。脚踏实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让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上某些有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歪风蔓延。一些网络大V别有用心地抛出什么资本“血腥论”、资本“剥削论”等似是而非的言论。沿袭“文革”的整人方式,以“帽子”满天飞、“棍子”遍地打等手段,对诸多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家们进行舆论上的攻击和打压。让我国整个企业家群体在这种氛围下身感不安,有的被迫“趟平”或出走他乡,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警觉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古今中外的事例反复告诫我们,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让全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其关键因素只有两点:一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市场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二是市场经营主体是否有创造性、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正因如此,经济社会体制与市场环境对经营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同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同样是这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那个资源匮乏、又没民间资本的时代,大多数中国居民、特别是生在农村的,每天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城乡居民绝大多数过上了温饱或小康生活,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开天辟地的辉煌成就。其关键就是我国民营企业在良好的阳光雨露下从无到有、茁壮成长,得到了飞速发展。
因为我国民营企业不仅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物质繁荣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且带动了城乡居民就业、为国家贡献了巨大的税收。权威机构无不认为(2),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为当代中国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活跃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受三年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市场受冲击最大的经营主体就是民营企业。今年1至5月份(3),我国民间投资增速出现较为罕见的负增长,整体投资增速低4.1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国有投资8.5个百分点的增速。民间投资年均增速仅为3%左右,低于同期整体投资增速。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供应链严重受阻,外向型民营企业订单减少,收入下滑,甚至负债经营;
二是在疫情的冲击下,许多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欠佳,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投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三是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总体上虽然稳定,但局部性波动较大,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对未来前景缺乏信心,民间投资乏力。
今年,虽然各省市纷纷赋能改革牵引营商环境优化,努力构建市场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但实际效并不明显。唯有备受国人关注的淄博、浙江在营商环境改善上做得较好。他们以争当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领跑者”为落实目标,在大逻辑中科学把握、精心谋划、扎实推进。以思想提升引领环境跃升,以行动突进带动发展突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4)。
毫无疑问,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久发展大局;直接关系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推进;直接关系到产业链及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大局的稳定。针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困境与发展现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刘尚希在接受权威媒体专访时指出(5),“从当前来看,不确定性的监管政策首先需要调整,要释放出明确的负面清单信号,要给民营企业吃长效的‘定心丸’,老的‘定心丸’可能不够了。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要有一些真招,不能泛泛而谈,这对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人士深深知道,优化营商环境在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国内营商环境的优化重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因为营商环境的本质内涵是全面强化社会各界尊商、亲商、安商意识,使国家每个地区均能成为民营企业家们竞相创业、创新的乐土、热土。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各城乡区域在优化营商环境时,各级政府要在行动与落实上起主导作用。因为政府既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必须及时有效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改善影响市场主体经营的商规及社会人文等软环境管理要素。使各城乡区域市场主体投资“暖起来”、生产“忙起来”、经营“旺起来”、物流“跑起来”的发展信心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必须具有改善本区域主体投资预期,充分提振和释放市场主体信心的独特功效。直接减少或甚至消除其投资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不少无法判断的顾虑,减少过去不少民营企业在投资经营行为中的不确定性,确保投资主体持续稳定预期。极大地调动和释放民间投资,充分激发我国企业创新、创业新活力。
显然,而今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良好的营商环境现已成为我国各城乡区域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赛道。因为现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焦点就是看谁的营商环境更好、更优,看谁是名副其实的服务型政府。在此,努力打造各城乡区域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政务服务新业态,将是各地方政府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并非过去在执行环节中,以简单的各项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优惠措施而形成的“甩手掌柜”,而是在对企业服务角色定位上的精准。时刻强化公仆意识、人民至上意识,切实做到每时每刻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这样,才能让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更安心、更顺心,投资创新有信心,更积极。
其次,在对民营企业服务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内在要素,这是为我国当代企业铸造民族自主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对此,构建与强化民营企业的自律和他律,是当代商业文明与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着力强化企业的自信和他信显得特别重要,何谓他信?就是企业负责人要具有对市场环境的信心;何谓自信,则是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就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而言,他信不可无,自信更重要。中国企业家的信心如一旦建立在自信和他信的基础上,其对市场的外部环境就信心更强。因此,我们在弘扬企业家精神过程中,要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支撑,以家国情怀与爱岗敬业为特质,让中国企业家精神持久地在商业社会中熠熠生辉。如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荣毅仁等,在面对列强对我国资源掠夺与主权侵犯时,他们通过官商合营等模式,以经济独立谋求民族独立为价值目标。这种弥足珍贵以弱抗强的信心,充分彰显家国情怀的企业家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另外,受国际复杂的竞争环境与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民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困扰。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家在面对风险挑战时,依然满怀信心、坚韧向前,其根本是什么?就是有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支撑。正如著名企业家任正非在面对西方列强极端打压时说(6):“美国政客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抓我的家人,就是想影响我的意志。”可见,这种自强不息的企业家精神,是“咬定创新不放松,内功恰在逆境练”而使华为傲视全球。
中外诸多的企业案例充分见证,凡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企业,其共性就是具有意志坚定,奋进向上、有责任担当,精神饱满、情绪乐观,充满自信为一体的企业家精神。他们不惧怕竞争,不惧怕艰难困苦,无论外部条件顺逆与否,都能横下一条心,百折不回,瞄准目标,勇往直前,使自身企业在惊涛拍岸中行稳致远。因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家精神越强,企业应对市场各种挑战就会更有防御能力,对走出困境就会更有信心,甚至能使企业在困境中迅速跨越而成就财富梦想。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百业复兴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传统的资产、技术、设备,而是企业家的可贵精神与真才实学的人才,这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源动力,而且是社会文明与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及时有效地根植和激扬民营企业家精神与充分利用真才实学的人才,进一步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两者之间实行正向互动,那么,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及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必将更加坚定昂扬而形成“井喷式”的发展。(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国内财经、品牌、管理实战知名专家、多家权威媒体财经、品牌、管理、文学栏目专栏作家、诗人)

参考资料: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地址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3055.htm

(2)、学习时报:《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至关重要》地址链接:html/2023-03/17/nw.D110000xxsb_20230317_3-A1.htm

(3)、经济日报:《对民间投资回落不可掉以轻心》地址链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07/07/content_277008.html(4)、新华每日电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地址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3-05/24/c_1310721307.htm

(5)、中国新闻周刊:《专访刘尚希:要给民营企业吃长效“定心丸”,恢复信心》地址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737397763236747&wfr=spider&for=pc
(6)、中国青年报:《面对美国极限施压华为掌舵者任正非直言“我们准备好了”》地址链接:http://qnsx.cyol.com/html/2019-05/24/nw.D110000qnsx_20190524_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