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环线提速改造一期

工程今天正式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线提速改造一期

项目全长15.28公里,横跨东津、高新、襄州三个城区,采用PPP模式,建设期3年,运营期12年,总投资约34.46亿元,建安费约27.96亿元。分为北线和东线两部分,北线从奔驰大道至团山大道,全长约7.11公里,桥梁约6.88公里,包含世界首座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襄北编组站大桥和湖北省内最大跨径的双幅连续梁桥-跨小清河大桥。东线从富康大道至襄江大道,全长约8.28公里,桥梁约2.84公里,包含东津互通、邓城大道立交、航空路、滨河路四个节点。

滨河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城大道立交

东津互通

富康大道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空路绕行线

襄北编组站大桥是项目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大桥全长920米,宽37.5米,主塔高约140米,为双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是世界跨越铁路股道最多的桥梁,世界上最大重量齿轮齿轨式转体桥。

根据工程的特点,项目针对大吨位齿轮齿轨式多点支撑转体系统设计与施工难度高、钢混结合梁施工技术复杂等技术难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三项国内首次应用”:国内首次采用双排桩进行既有线深基坑防护;国内首次在跨铁路线桥中采用耐候钢材料;国内首次采用转体+悬臂拼装技术上跨既有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攻克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顺利完成大桥建设任务。

跨小清河大桥全长310米,宽32.5米,是襄阳市第5座小清河桥,大桥专门设置有4座梯道桥,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跨越小清河,这也是市区环线高架桥唯一一处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路段。

项目坚持精益建造,匠心争创“鲁班”工程奖。累计研发重大科研课题3项,申请专利41项,形成工法4项,获得全国BIM技术智慧建造创新大奖等5项技术大奖。

环线提速改造一期工程的通车,顺利打通了高新区襄北编组站和小清河两大交通瓶颈,标志着中心城区环线实现全线连通,同时将有效缓解邓城大道沿线及光彩路口交通压力,进一步紧密高新区、自贸区与城市中心区域的联系,提升中心城区的交通承载能力和快速通行能力,对助推襄阳产业经济发展、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襄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