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9日,全球范围内最高级别的金融科技盛会——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黄浦世博园圆满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前一天,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外滩大会展区。陈吉宁说,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联动发展,金融科技是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完备,科技创新资源活跃、各类应用场景丰富,要支持企业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前景,不断开辟新赛道、突破新技术、探索新应用、推出新产品,助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

科创中心看上海,金融科技看外滩。大会期间,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创业者齐聚上海黄浦,在此展开深度探讨交流,并与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

这场盛会,也为正在全力打造都心区金融科技发展新标杆的黄浦区,带来新动力。

多项尖端科技成果重磅发布

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金融大模型正式对外发布,吸引了诸多目光。事实上,纵观外滩大会,除了蚂蚁的金融大模型,更有数据计算存储、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和区块链等全链路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伟达“全栈式AI计算平台”、复旦大学“智能计算平台CFFF”、同济大学“空间信息感知与三维建模前沿的数字技术应用”等技术成果齐亮相。

这也让本届外滩大会,成为关注全链路、前沿数据技术,展现数据技术新思想、新实践、新突破的一届大会,擦亮上海数据科技的新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多家金融大模型厂商也来到这里,探讨大模型技术从基础大模型走向行业大模型的机会和挑战。

有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有116个,其中金融行业大模型约18个。蚂蚁集团、度小满、恒生电子、同花顺、海通证券等是第一批研发金融大模型的探索者。本次齐聚外滩大会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外滩大会还展示了面向未来的,基于数据根技术之上打造的数据智能应用场景,“十大黑科技”包括6G、无人安全检测实验室、脑纹核身、蚁鉴2.0、城市链、AI大脑训练、支付芯、宠物生物识别系统、区块链溯源、数字人虚拟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全球首个脑纹核身核验技术,可实现基于脑电波识别波形特征的身份识别,为未来穿戴设备场景下的身份识别应用做好技术储备。观众现场穿戴脑机设备,体验基于稳态视觉刺激密码输入,实现脑电波对应生成视觉与密码数字识别交互;还可以解锁场景互动挑战,体验未来脑机身份无感识别,全过程做到隐私保护。

科技的尽头是人文

三天的会议中,“人文”这一关键词贯穿始终。围绕各界关注的话题,大会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篇章”,重点关注社会责任、风险应对、ESG、科技伦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就业和人才发展等话题,并举办40家科技企业联合招聘会。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可以有伦理、助推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有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迎来iPhone时刻。在欢呼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外滩大会也在持续探讨、提醒要正视大模型的伦理问题——虚假信息、算法失控、算法滥用、偏见歧视、AI幻觉、隐私安全、有害信息等。

据了解,蚂蚁集团深入理解大模型伦理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首批伦理共建的成果包括了超过150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语料库,生成了超过2000条高质量样本,总结了超过80条专家回答原则,并识别了超过270类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同时,大模型等新技术掀起的AI浪潮仍在澎湃,随之而来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引发关注。如何让新技术安全可控、功能向善?

外滩大会上,行业首个平台生态数据安全标准发布。该标准从平台运营者数据安全保护、生态合作过程中的数据安全保护、数据防泄露和应急溯源、消费者数据安全保护四个方面,为企业如何搭建平台生态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责任提出了指导和评价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群体在数字技术的获取和利用数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弥合数字鸿沟,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红利?此次外滩大会展示了科技创新助力老年人、障碍群体、县城女性享受“数字红利”的可能性。

现场,老年人养老公寓成为体验热区。随处可见房间中的暖心设计:多处有扶手,圆角房间,暖色灯光,防滑卫生间等。主办方还提供了老年人拟态服,观众穿着拟态服后可以切身体会高龄人群的日常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处境与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的尽头是人文,这是上海外滩大会给世界的回答。

黄浦“一带一区”发展蓝图已绘

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单来看,以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香港为代表的金融驱动型的都市核心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主阵地。

外滩大会所在地的黄浦区,与上述城市有着诸多契合。作为上海“心脏、窗口、名片”和唯一全域中央活动区,黄浦始终保持着高经济密度,2022年达到147.32亿元/平方公里,区域上市公司总量位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二。在金融领域,外滩金融集聚带已形成涵盖要素市场、传统金融与新金融领域的各类优质机构的完善金融体系,持牌金融机构达721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占全市高达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加速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黄浦持续发力“四个一”建设,积极打造金融科技增长极。

外滩金融集聚带+中央科创区“一带一区”联动发展的新蓝图已绘就。未来,黄浦将深度聚焦科创回归都市中心区机遇,充分发挥浦西世博园区这一战略留白,全力打造以金融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为核心产业的“中央科创区”,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中央科创区“一带一区”联动发展。同时,深度聚焦高能级金融科技企业集聚、技术多维跨界融合和“机构+人才”的综合服务,不断完善金融科技机构体系、激发创新实践动能、优化综合营商环境,将黄浦打造成为金融科技生态要素集聚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重点场景承载地。

黄浦将以开放、创新、合作的精神,鼓励国内外的创新企业落户,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合力将黄浦打造成为引领都市核心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标杆,为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融媒体中心资料

资料 / 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