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圣安德鲁斯的学者近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将物种更替和物种内部的变化相结合,地球上的生物体正在越变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最新的研究探究了过去60年地球各地的多种动植物的数据,集合了多所大学的专家一起进行研究。此前就有研究表明,相对于体型较小的生物而言,体型较大的生物似乎面对的生存危机更多。

因此,动物体型的变化既来自于物体内个体在变小,也来源于大的物种正在慢慢地被小的物种所替代。

研究发现,鱼类在体型的变化上更为明显。不论是面对气候的变化,还是人类的捕捞,其实大鱼的危机更多一些。

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中的氧气减少,从而大鱼更容易感到缺氧,从而窒息而死。如果它们不能良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可能会在气温上升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灭亡。

但对于小鱼来说,体型小的优势就是生活所需的能量比较少,需氧量比大鱼少,因此当危机出现的时候也会更加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来的来说,趋势就是一些大型生物体被许多小型生物体取代,同时保持生命总量(称为生物量)恒定。当生态系统倾向于通过保持特定栖息地中所研究物种的总体生物量稳定来补偿变化。这种稳定性归因于生物体体型减小和丰度同时增加之间的权衡。

也就是说,一些大型的生物数量已经开始慢慢在减少,它们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逐渐被体型较小的生物给占领了。比如,人们观察到的刺鳐个体越来越小,而鲭鱼等体型较小的物种数量却在增加

全球生物的体型都会越变越小吗?

如果我们放眼到地球成立伊始,我们沿着生物进化的轨迹,就会发现史前动物的个体普遍是比现在大的。

在远古时期,我们现在的大象也才是正常的体型大小。远古熊猫的样貌和现在的熊猫差不多,但是体型却大了很多。再到恐龙时代,有的恐龙甚至可以达到体长39-52米。

有观点认为,生物体的个体的变小和地球大气层的含氧量有关。在远古的时期,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可以达30%,对比现在的数据是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足的氧气摄入会导致生物的体型变大,由于吸氧更多,导致呼吸系统要同步加大,因此体重和体积就会增加。这一点在史前昆虫的体现上是最为明显的,昆虫呼吸除了通过呼吸器官,还可以通过身上的气孔。史前蜻蜓的体重也是现在蜻蜓体重的3倍大。

为什么未来生物体型会越变越小呢?

未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体型较小的生物,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的环境。

5300万年前,地球上也曾经有一个高温期,科学家发现这段时间内哺乳动物出现了“矮化”的现象。多项证据表明,在远古时期,地球的温度提升,哺乳动物的体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曾有科学家对陆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体型越小越灵活的动物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大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更容易灭绝。

从食物的角度来看,体型越大的生物对食物的要求也越多。但是未来伴随着地球温度的升高,植物的生长开始生长缓慢,越来越多的地方面临干旱的威胁,如果大型的哺乳动物体型还不变小的话,很有可能面临着没有充足的食物。

有研究表明,如果地球的升温速度没有得到控制,那么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是大概率事件。

适者生存,生物永远是朝着生存的方向来进化的。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属于活下来的生物的。

你认为未来生物真的会越变越小吗?

关注麦克斯韦的科学,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