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经常忘记吃早餐,或者草草订个外卖几分钟吃掉?

您是不是时常感到胃痛、不消化、反酸、烧心、腹胀、嗝气?

您是不是在自己的体检报告上见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诊断后惊慌失措?你是不是担心会得胃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糟心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198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内生存的微生物。

Hp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目前我国感染率接近50%。

幽门螺杆菌是胃内最重要的一种细菌,它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幽门螺杆菌从何而来?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幽门螺杆菌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传播途径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

胃-口传播:胃里反流到口腔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

传播形式

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

聚餐传播

接吻传播

母婴传播

儿童高感染现象与家族聚集性是Hp感染的显著特征,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怎样

口臭:

体内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先就会引起口臭,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感染口腔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化合物,引起口臭。

反酸:

Hp繁殖会加速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胃酸分泌变多,就会导致反酸或烧心的症状。

嗳气:

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在进食后都会出现嗳气、恶心或是腹胀等胃肠疾病的症状。

常常感觉到饥饿: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很多会在餐后不久便会有饥饿感,如果无甲亢、糖尿病之类的疾病,多半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上腹部疼痛胀痛:

感染幽门螺杆菌时间较久的患者,随着细菌在胃内增殖,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痛的症状,全身会表现为越来越消瘦,或是出现贫血的症状。

哪些人需要检查Hp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盏红灯,尽早发现感染,相当于在发病之前,就将胃癌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也大大降低了患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几率。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还主要靠药物杀菌。

医生建议:以下5种情况满足任1种,建议尽早做幽门螺杆菌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早期筛查

2、经常胃痛、胃胀、反酸恶心、打嗝、呕吐反胃、黑色粪便等症状

3、家族有胃病或胃癌史

4、本人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史

筛查不仅是爱自己,更是爱家人

目前,最为人熟悉的胃癌筛查方法是胃镜,但不少患者都很抵触胃镜。很多患者以及父母、亲人,一想到胃镜从喉咙直达胃部的场景,就打起了退堂鼓。

Hp感染与这些疾病有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胃癌唯一的致病因素

2、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3、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得到胃癌但是必须警惕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

胃癌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很高,因此认为胃癌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联。

非入侵式检查

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

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抗体测定法

检查血液和尿液中是否有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成好习惯,远离幽门螺杆

做好预防无疑是对付幽门螺杆菌的第一道防线。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Hp成熟可用的疫苗,因此只能在日常行为上加以预防。

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口传播及粪-口传播,经口喂食、亲吻、打喷嚏都会帮助它做免费旅行,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呈现家庭性聚集。

饮食无节制,日常生活无规律,外寒入侵,阴阳失衡,胆囊收缩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部分胆汁逆行入胃,造成破 坏,形成胃不舒服现象

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十几年不少,几十年的也很多,傻傻的过了这么多年,不是你一人,那么多人陪着你呢,可是该改改了,包括生活方式,还有饮食规律,对于胆不好,在方便之余到乡下挖点灌南|苦菜,熬汤煮水喝,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在吃的方面清淡些,少吃油腻的,辛辣的,特别是油炸的,少碰不碰为好。路不通,打通也就通了,没有什么的,好好过日子吧。

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方式,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牙具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