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起源于医学,上升为哲学,凝聚为文化符号,又回归于医学。”——姚志彬

8月25日上午,由广州市政府批准,广东省医学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指导,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广州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医养融合 热爱生命 让长者绽放光华 2023年第十二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4.2馆成功举办。政府领导、专家大咖、院士,以及高校、商协会、医院、养老院、适老用品、大健康企业、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媒体代表等约600人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患关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总体上是相对和谐的,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遵循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宗旨,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广大群众对医务人员也是秉持信任、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这是我国医患关系的主流。但现代医学实践中医生的治疗具有科学性、复杂性等特点,这就对医生与患者的沟通造成了极大困难,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为了更好地弘扬人文精神,传递有温度的医学,本次论坛,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做了题为《医学的乡愁》的精彩演讲。

姚志彬主席在演讲中提出:“乡愁起源于医学,上升为哲学,凝聚为文化符号,又回归于医学。”生活中的“故乡”是明确的地理概念,可知可感的。哲学的“故乡”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存在之处哲学家一直在寻找:那个我们从那里出发,又回到那里的地方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但相信它的存在人类对这个“故乡”的寻找就成了哲学的乡愁。生活中乡愁源于对异乡的不安,家园可以消解这种不安;人生病了,也充满了痛苦与不安健康的不确定性,医疗的不确定性,死亡的必然性都是不安的来源,是医学乡愁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学的乡愁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中,追求健康,寻求生命安宁与长存的情愫。现代医学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病愈率、生存期延长、人均寿命提升 ,但抱怨、不满也并没降低,归根结底医学文化出了偏差。慢性病、老年病、肿瘤发病率变高,新发传染病频发依然困扰着许多人。此外,医学的乡愁还来源于医学发展的阶段性;医学的早期巫师治病,后来的中医疗法(针灸、按摩)其人文关怀与安慰,都占有很大的成分,现代的医疗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眼花缭乱,让人产生陌生感和适应性违和。

姚志彬主席表示,医学具有两个特性,即工具理性——科学和技术价值理性——温情和关怀。医学治疗可以开刀,服药,器官移植,基因替代。但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安慰与温情永远是医学救助的价值返依。医生的真情照顾、至情言语、灿烂笑容永远是治病的良药,是抚慰医学乡愁的萧声琴韵。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传统医学精神失落和医学文化重构的时代。唤起医生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悲悯,帮助病人认清疾病和生命的本质拉近医患之间的情感距离。“医学的乡愁一定会长久存在下去,利于我们回望来时的道路,回望我们出发的地方;有利于修正医学前行的道路;有利于人们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时安顿好自己的灵魂。”姚志彬主席的精彩演讲深入人心,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

此外,论坛期间,姚志彬主席为李振清会长颁发了《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干预工程》牌匾。李振清会长表示,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在姚志彬主席“医学的乡愁”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打造集线上远程名医问诊、科普培训、健康干预和绿色就医通道等服务为一体的名医云诊服务网络,以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五大疗法为核心,强化老年健康服务,同时聚焦老年康复、健康管理、老年医护等领域,就老年人群高发疾病进行技术支撑和业态融合,实现区域内的医养融合、服务协同、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康养体系建设,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绘就医患和谐的新画卷。

另一方面,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区域联动、整体辐射的大健康发展新模式,结合医养融合平台“医、养、护、住、食、行”六大业务板块,共同培育政、会、校、企“产学研”转创服务高地,拓展医养融入慢病监测、养老康复、智慧医疗、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宣传等服务,实现医养融合健康服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