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河南商丘一名7岁的男童在被邻居家的狗抓伤后,因未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而不幸离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据了解,该男童的母亲王女士在事发后曾带儿子去医院打狂犬疫苗,但在医院遇到了邻居,邻居告诉她狗没有问题,她当时感觉“非得打针跟讹人一样”,于是就没有打针。结果,儿子回到浙江后出现了发烧、恐水等狂犬病症状。尽管王女士带儿子前往多家医院治疗,但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王女士责备自己的不作为,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她回到老家与邻居协商,但邻居却只愿意赔偿一万元。

王女士为此感到愤怒和困扰,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虞城县人民法院在一审中判决,王女士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责任,而邻居楚某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责任。对于自己家的狗是否抓伤了王女士儿子,邻居表示不清楚,“谁看见是我们家狗抓的了”。她还声称狗已被拍死并出售,并对一审判决表示不同意,希望中级人民法院能做出公正的判决。

这起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对汉服文化的无知和侮辱,也是对女子的不尊重和欺凌。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对日本文化的偏见和敌意,也是对中日友好关系的损害。还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对公园管理水平的质疑和不满,也是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和降低。

专家表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和血清,并按时完成全程免疫程序。如果错过最佳接种时间或中断接种过程,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或不完全。此外,被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如果伤口深大或有出血、脓液等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据悉,我国每年有数百万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其中约有2000人死于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唾液或血液传播。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但也有几天或几年的情况。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如恐水、恐风、咽肌痉挛、发狂等,就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死亡率接近100%。

为了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专家建议,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防止流浪动物的滋生和扩散。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与不明动物接触或发生冲突。此外,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规范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救治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