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慌了个张
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出场次数不多,但非常重要。前八十回出场:第一次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到元春;第二次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元春命运的判词和曲子;第三次是秦可卿病逝给王熙凤托梦暗示元春喜事;第四次是元春晋升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第五次是元妃省亲;第六次是端午节元妃赐礼;第七次是元妃叫去清虚观打醮;第八次是元宵节元妃制猜灯谜;第九次是探春生日,元妃送了礼物;第十次是贾母八十大寿,元妃送了礼物。八十回后元妃会怎样?我觉得至少有两场戏:一是元妃指婚,贾母也无可奈何,心事终虚化,宝玉迎娶宝钗,宝黛爱情终结。二是元妃受突然的政治事变牵累被赐死,贾家“树倒猢狲散”,被抄家,一败涂地。
元春是政治人物。当年元春被家里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即通过选秀入宫。选秀是皇帝笼络大臣的政治手段,大臣送女儿参加选秀入宫,一方面作为人质,对皇帝表示忠心;另一方面作为卧底、前哨,加强与皇帝和宫中的联系,做进退之用。贾家作为皇帝的奴才,把元春当做一件礼物献给皇帝,作为保住家族荣华富贵的一根救命稻草,是贾家乃至四大家族安插在皇宫大棋局的一枚棋子。

参加选秀的女孩在十三至十六岁之间,三年遴选一次,取平均值,元春参加选秀(宝钗进京待选十四岁)被选中入宫大约是十四五岁。她的命运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按照周思源教授的分析,元春介于贾珠(冥寿二十四岁左右)、宝玉(十四岁)之间,这就说明她得宠省亲时也就二十岁,死的时候大约是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算是青春女性的早卒。“辩是非”就说明元春在宫中的生活状态,一直与政治密不可分,处于一种政治关系和政治斗争之中。一方面是宫里复杂环境的反映,宫内各派势力的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妃嫔争宠。另一方面是家族势力及关联的政治关系(如四大家族)在宫中的反映和需求。处于这样一种政治网络和旋涡之中,元春的苦楚和心力交瘁,可想而知。
从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来看,她进宫先在宫中当差做女史,很受赏识和重用,一步步“晋封凤藻宫尚书”;然后被皇帝临幸后,才有了封号,即“加封贤德妃”,成了皇帝的女人。这一段走了大约五六年的时间,或者说她在宫里熬油似的熬了这些年,还算幸运。从“三春争及初春景”“三春过后诸芳尽”来推测,以及根据秦可卿托梦凤姐透露的“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来判断,元妃的好日子非常短暂,前后也不过三年光景,也就是同期宝玉和姊妹们入住大观园最快活的那三年,差不多到老太妃薨逝,元妃就不太得宠了,似乎是她在宫中的靠山没了。一方面她与贾家的联系少了,另一方面太监“敲诈勒索”贾家却多了。
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政入宫听宣旨意,然后就往东宫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侧写,影子写法。一方面暗示,元春这个好事,与东宫有关。由此可以推测,元春入选进宫,可能就分派到东宫当差,她本人的才色、德行、人性都很好,在东宫颇受赏识。后来,由东宫培养推荐或进献给皇帝才有她的幸运和荣耀。所以,贾政必须去东宫致意。另一方面也伏着隐患,即元春、贾家与东宫走得这么近,联系这么紧密,有勾结之嫌,是政治大忌。一旦东宫有事,必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受到牵累。按照曹家的历史,可以想见八十回后极有可能发生政变一类突然事件,导致东宫“坏了事”,进而牵累到元妃,百口莫辩,被秘密赐死。成也东宫,败也东宫。

从元春的判词和曲子来看,她也不像是正常死亡。“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和兕,代表两派政治势力。他们之间的一场恶斗,你死我活的较量,元妃、贾家都被卷入其中,这种政治上的牵涉是很难撇清和洗刷干净的,直接就导致了元妃的死亡。“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这形象地说明,元妃不是病亡在床,而是一条白绫,上吊死的。上吊的人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眼睛凸出来,即“眼睁睁”;另一个就是身体来回摆动,即“荡悠悠”。“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这说明,一下子被软禁起来,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跟家里更是音讯不通,连个信儿也送不出去,只好托梦。“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就是想告诉家里,告诉贾政他们,自己在宫里已经彻底完了,再也护佑不了他们,他们须得赶紧抽身收手寻找退路,以后只能好自为之、听天由命了。这是一份政治遗嘱,逗露了她死于非命的情形。
元妃在宫中,特别是被皇帝临幸后,在她雍容显贵的三年中,有没有怀过身孕呢?应该没有。即便怀过,也未必能保得住。元妃整天处于那样一种令人心力交瘁的政治环境之中,对她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很大压力,从她省亲回到家忍不住倒苦水诉委屈就可想而知。《红楼梦》塑造了好几位这样的女性形象,比如宝钗、凤姐、秦可卿、林黛玉。林黛玉跟她们不是一个类型,林是小性儿,哭哭啼啼,心事重重,所以劳神伤身,最后泪尽而亡,年纪轻轻就死了。元妃、宝钗、秦可卿是一个类型,要四面八方的妥帖,方方面面都照顾到,心性高强,聪明太过,思虑太过,讨得大家都满意了,那么不满意就都填到自己肚里了,这就郁结着一个大症候。所以,元妃即使不被突然赐死,也不会长寿。还有一说,宝钗婚后早卒,倒也很有可能。凤姐跟她们又不一样,心气高,野心大,心肠毒,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加上顺境中长大,受不得委屈,所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好不容易怀了个哥儿,到六七个月还掉了,后早卒。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自我反省,痛批男子无用,讲“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替她们闺阁昭传,写出了黛玉、宝钗、元妃、凤姐、秦可卿等金陵十二钗。可是最耀眼的元妃,最能干的凤姐,最有诗才的黛玉,最最周到贤良的宝钗,最最得人心的秦可卿,结果怎么样了呢?还不是逐一凋零,“三春过后诸芳尽”,年纪轻轻都死了吗?所以,黛玉作《葬花吟》,是葬自己,也是葬所有青春女性的一首挽歌;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是吊晴雯,吊黛玉,吊所有为末世殉葬的女儿;作《姽婳词》,林四娘再挺身而出,也撑不起危局。金陵十二钗再优秀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022年3月24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