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
部分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西湖八景

清 董邦达 南屏晚钟-西湖八景

清 董邦达 平湖秋月-西湖八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董邦达 曲苑风荷-西湖八景


清 董邦达 双峰插云-西湖八景

清 董邦达 西湖八景苏堤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董邦达 伯远图

清 董邦达 夏山欲雨图

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官员和画家。作为官员的董邦达,一生可谓仕途通达,荣耀万分。从董邦达的身世看,他是走的是科举之路,高中进士,身为朝廷命官,平日忙于公务,作画只能是董邦达的"副业",因此他并不是一位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董邦达,他又确实擅长此道,尤其以山水画闻名,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其画风远师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
由于董邦达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员,同时又擅长作山水画,而且皇帝还颇为欣赏其画艺,所以在他流传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臣字款"的画幅,就是专门为皇帝而画的作品。从清朝的绘画来看,"臣字款"画数量很多,但是"臣字款"画作者的身份地位却悬殊颇大,其中既有"金枝玉叶"的宗室,还有地位显赫的官员,也有身份比较低下的供奉宫廷的职业画家。董邦达的存世作品中就有不少"臣字款"的画幅。
更多期待 等您订阅、关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