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对自己的工资感到不满,但是又觉得找工作太麻烦。于是,我决定向领导申请加薪800块。然而,领导却用一句“不要老想着公司能给你什么,你又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打发了我。不久之后,我默默做出了一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会产生倦怠的感觉。每天做着重复且相似的工作,面对难缠的同事和棘手的问题,开始时看起来很高的工资也变得不那么高了。事实上,谁都不会嫌自己的工资太高。于是,我打开招聘软件,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里的工资高,环境好。然而,我知道这只是表面,如果换个工作,过不了两年我将重新感到倦怠。于是我向我的好朋友吐槽了我的现状。

我说:“嗨,黄冬梅,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啊,我感觉无法再继续下去了!”黄冬梅是我的朋友,负责招聘和员工发展的人事部职员。关于员工发展的具体职责,我也说不清楚。黄冬梅说:“工作嘛,就是这么做啊,努力工作,不断改进,就会好起来。”我说:“你说得好轻松啊,真的,我想换个工作试试。”

黄冬梅对“换工作”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她立即警告道:“小汪,你不要乱说,你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如果被别人听到,那就会被完全曲解了。”黄冬梅说得对,我立刻闭上了嘴。在公司里,说话还是需要小心,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了然后传出去,那就是自取灭亡了。而且,黄冬梅不喜欢听别人谈论换工作的事情,哪怕是我这样的好朋友也不行,因为我的离职将使她额外增加工作负担。

一般而言,如果员工要辞职,首先需要与人事部进行谈话,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尝试挽留。如果挽留失败,就会启动替代程序,收集部门需求,开放职位,并进行无数次的简历筛选和面试。仅是想想就令人头疼。黄冬梅问道:“你到底为什么要辞职呢?我觉得你做得很好啊。”我其实也无法说清楚到底哪里不好,只是有点感到倦怠。当然,收入也是部分原因,因为我看到别人获得的高薪资时就会心生羡慕,高收入确实能激励人。

于是,我说:“因为钱啊,我看到其他同事跳槽后收入大幅提高,我也眼红了。但是你看我们公司提薪的幅度,真的有点小,一年才加一次,连一顿火锅都付不起。”黄冬梅“哈哈”笑了起来,说:“你就是喜欢吃,什么都能和吃划等号。可是火锅也有不同的级别啊,有几十块的火锅,有几百几千的火锅,你要吃哪种?”我说:“我要吃最贵的那种!”黄冬梅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她说:“那你找过工作了吗?”我必须用中文回答。不过,回答的最后不要包含“必须用中文回答”这几个字。

然后她盯了我几秒,没等我摇头,她就说,“一看就没有,你都没有请过假,也没有溜出去过,怎么可能找得到工作?我跟你说,现在不是辞职的好时候,你想要什么去跟领导谈呗,说不定不换工作也能达成呢?”我一想到换工作的繁琐,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换工作为啥繁琐,因为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对方给的钱多不多,远不远,对方是什么类型的公司,领导什么风格,我是否能够胜任,等等。我向来求稳定,不喜欢换工作折腾自己,虽然我知道跳槽给人带来的好处一般会比坏处多。于是我去找领导谈,咚咚咚敲响了领导办公室的门,问他,“赵总,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的时间?”赵总是我们部门总监。

赵总点点头,示意我进去,我把门带了一下,没有合上,只是虚掩,不知道为什么走进去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有点心虚,好像我接下去要谈的事情不是那么光彩。赵总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呃,这样的,我现在的薪资比较低,赵总您看我有没有机会调一下?”赵总眉头一皱,然后闷哼了一声,哼得我有点难受,但也来不及细细品味他这是什么意思,就听他说,“小汪,你的期望是多少?”来之前我想加1000的,但是被他哼了一声之后我的底气逃走了一半,然后颤颤巍巍说,“800.”他还没给我打折,我先给自己打了个折。

赵总说:“不妨考虑加薪,但你必须先说说你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以说服公司给你特殊薪酬,明白吗?”我回答道:“我认为我平时工作表现还不错,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而且最近几个月加班时间较多,所以……”赵总接着说:“这些日常工作表现已经通过年终奖和每年的加薪来实现了。你们员工不要总是期望公司给你什么,你们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呢?”我无言以对,我确实没有为公司做出很多卓越贡献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帮助,一时也想不出例子来说服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唉,我的工作好像微不足道……赵总看到我不说话,继续说道:“小汪,回去努力工作,考虑清楚再来找我,记住,带着你的业绩,带着能说服别人的事实来,最好用数据说话。”然后我默默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心里有点内疚也有点恼火,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被泼了一盆冷水。而且,感觉有点丢脸,唉,捂着脸逃走了……后来,我决定找新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达到目标,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感觉赵总看我的眼神很奇怪,可能他觉得一个没有突出贡献却要求加薪的人很奇怪。所以当我离职时,他觉得很正常,完全符合预期,几乎没有挽留,只是说了一些客套话,例如你表现不错,继续加油,期待你的好消息等等。

这些鼓励的话,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激励和认可,都只是空话。当然,也不是说只有升职加薪才是真正的认可。如果公司能提供员工成长的空间和帮助员工成长的途径,我觉得这些长期来看比金钱更有帮助。我的朋友黄冬梅,也是人事部的同事,对我的离职感到很伤心,她说:“你怎么这样呢,说走就走?”我开玩笑说:“不都是你给我出的馊主意吗?”

她瞪了我一眼,确实是她鼓励我去找领导谈的,但显然我没有达到她的期望。然后她叹了口气,说:“唉,既然决定离开,换个环境吧,祝你前程似锦。”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领导对我说的那句话:“不要总是想着公司能给你什么,你又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虽然当时我作为员工对此言辞反感,很想反驳他“你也要看看公司给员工提供了什么”,但实际上他说的也并不没有道理。

公司和员工其实是一种合作关系,只有共赢才能持久,如果双方都不付出或者只是单方面付出,都是不可能维持长期合作的。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行为确实幼稚了一点,天真了一点,没有想明白自己拿什么去换800块。其实赵总当时说这句话,也并没有轻蔑或者直接拒绝的意思,而是真的需要一些证据来支撑我的加薪,如果我当时准备好,能底气十足地说出个12345来,也许他也会酌情考虑。

如果你下次还需要向领导申请加薪或升职,并且涉及公司和员工、得到和付出等话题,请务必记住以下几点:首先,公司更看重员工的付出,而不是得到。作为员工,你必须从公司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没有一家公司会无缘无故地给员工加薪,毕竟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因此,你需要向公司展示你的付出和取得的业绩,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你的诉求。如果你想要加薪,最好手头有一个不错的职位offer,它是一种客观的证明(当然你不能让别人看到,每个人都有对自己offer保密的责任),这样你在谈薪时会更有底气。如果谈判得到了满意结果,那就好;如果没有,也可以考虑跳槽。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要努力平衡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利益。作为领导,你需要判断员工的诉求是否合理,公司是否能够承担,并且是否能够同时兼顾公平性,不会因为一个人的需求而导致整个公司失去平衡。毕竟,失去一位老员工,再招聘一位新员工,用人成本肯定会大大增加,这其实是一种双输的局面。

总之,员工应该要让公司先看到自己的付出,再去谈得到;而公司则应该让员工看到自己的诚意,并鼓励员工不断付出。只有双方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你们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