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是一个48岁的女士,年薪为50万。如果不了解她的人看到她,根本无法猜出她的真实年龄,因为她保养得非常好,面色红润有光泽。她身高165厘米,披着一头大波浪发型,穿着旗袍非常有魅力,比许多年轻的75后和80后都要更迷人。她已经丁克了23年没有生孩子,虽然有些遗憾,但她并不后悔。

我的同事叫月英姐,是我们部门的总监。她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十多年,见证了公司从最初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发展到如今几幢大楼的规模。她一直没有离开,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级别领导。我们人事部门对于这种对公司有贡献并且辛苦工作的领导都有非常好的政策,可以继续在公司工作五年。但月英姐却选择了正常退休,并自愿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她的选择也是有道理的。其他人临近50岁时,仍然担心自己以后没有了工资收入,只能依靠可怜的退休金生活。特别是在这个年纪,家里往往还有孩子在上学,而孩子可能还在国外读书,非常昂贵。或者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但还要为买房付贷款等事情操心。尽管我们都鼓励孩子独立自强,但哪个父母不希望能多帮助一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月英姐不同,她没有孩子。
20多年前,在我们这个二线城市,丁克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但常常受到老人们鄙视的词语。他们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月英姐和她的丈夫却很时髦,觉得自己照顾不好自己,就更无法顾及孩子了。当时月英姐是一个普通职员,而她的丈夫正在尝试创业。现在20多年过去了,月英姐接近退休年龄,其他人都在为孩子而烦恼,她则只需考虑自己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去哪里旅行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经历了两次创业失败后,终于成功了,现在每年至少能获得几百万的利润。然而,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但我们能够想象到。对于丁克这个事情,身边的同事对此看法不一。有些人羡慕她的自由,有些人嫉妒她的轻松。当然也有些人会说,“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连个孩子都没有。”大多数人选择不参与这个讨论,包括我在内。每个选择都有利弊,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滋味,外人又能了解多少呢?

有一天,我们的人事经理陈经理去找月英姐,一脸温柔,想和她讨论一下女人50岁的问题。女人50岁意味着可以退出职场,自由地享受生活。但是对于月英姐而言,50岁也意味着另外一种可能性,即继续为公司做出贡献。毕竟她没有孩子要照顾,更没有孩子的孩子要操心。陈经理叫月英姐坐下,然后问她:“你到了50岁,有什么打算?是退休呢,还是继续工作?公司非常欢迎你继续工作,我们也很喜欢和你一起工作。”
月英姐却说,“我当然要退休啦,我要喘口气了,终于要解放了呀。”陈经理说,“你不是开玩笑吧?”月英姐摇摇头,说,“没有开玩笑,谁跟你开玩笑。这几年我休假也很少休,就想着马上就要退休了,有的是假,你怎么还让我继续上班呢,哈哈哈哈。”月英姐爽朗的笑声充盈了整个办公室,陈经理觉得空气都是欢快的。陈经理倒没有特别的目的,是让她留下来还是让她退休,这个并不明确,她只知道她要提前知晓月英姐的计划,好为下一步做准备。
万一月英姐决定走,那么她的接班人就要开始考虑起来了,是从内部提拔还是从外部招聘,要培养多久?两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了,两年之后回头看,还不是几个朝夕轮回,时间就过去了吗?月英姐继续说,“虽然我退休也没什么事情干,但是我也做好了退休的规划。我一直很喜欢旅游,但是没有时间,最多只能过年啊国庆啊这样的时间出去挤一挤,但是这种人山人海的旅游怎么能满足我呢,我有好几个地方都想住一段时间,两三个月,换个地方,到各地去感受一下。你觉得怎么样?”陈经理说,“除了羡慕,我还能说啥?哎呀,真的羡慕!我退休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陈经理还年轻,38岁,两个孩子,一手管工作,一手管孩子,属于认真负责全年无休的那种。
她常常说,她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担心自己可能想退休却无法停止工作,又不愿意退休却被公司不需要了。一般来说,女性员工在50岁退休,即使重新聘请,也会感觉有些不同。月英姐安慰她说:“没关系,你还有希望,你还有两个孩子呢,想想你年纪大了,孩子们都在身边,孩子们再结婚再生孩子,会很热闹的!”陈经理却摇摇头说:“我不想想那么远,现在感觉都喘不过气……”陈经理对月英姐对待孩子的态度感到意外,他以为她不喜欢孩子,也不喜欢谈论孩子,但是今天她却很自然地提起了孩子,完全没有避讳和尴尬。平时我们聊天时很少提及孩子这个话题。

年轻的时候选择不生孩子,可能还有很多改变主意的机会;但是月英姐这个年纪不再有生育的可能。月英姐说话的语气很嗲,不是台湾腔那种嗲,而是小女人娇嗲的口气,是发自内心的。可能是因为她没有生过孩子,没有带过孩子,所以永远可以保持一颗天真的心。每天下班的时候,月英姐的电话准时响起,然后她会娇嗲地跟她丈夫说:“今天要晚一点回去,你做什么菜我就吃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孩子,他们与家里的老人住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连婆媳关系都没有。他们已经结婚20多年了,出门逛街依然手牵手、肩并肩,亲密得就像初恋时一样。
然后陈经理问道:“看你挺喜欢孩子的啊,当时为什么不要一个呢?不生孩子会后悔吗?”月英姐回答道:“嗯,没有生孩子,我不后悔,但是有点遗憾。不过现在也挺好的,后悔也来不及了。与其一直后悔,还不如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好了,我计划准时退休,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后续的用人计划了,需要招聘的就招聘,需要培养的就培养。其实我觉得我手下的一个经理很不错,我们可以采取几个措施……”月英姐的话题转得很自然,又从孩子谈到工作。她的语气、语速和表情都看不出她有多么焦虑或者不喜欢这个话题。
我觉得,月英姐很懂得管理生活,也很懂得享受生活。也许如果当时她生了孩子,这个孩子也会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好的东西。遗憾的是,我们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如果”。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夫妻之间以妻子为主的决定。为什么说以妻子为主呢?因为子宫只有女性拥有,所有与怀孕、生产、哺乳相关的痛苦女性承受的更多,所以自然应该以女性为主导。丁克是好还是不好?从人类繁衍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需要生育的,但并不是要求每个女性都要生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女性的选择。毫无疑问,丁克生活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之中,我们只能自己管好自己的言行,却无法控制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是妥善处理现在的生活,而未来的想法无法预测。
为了避免丁克带来的各种矛盾,我觉得有几件事是需要提前来做的: 夫妻双方做好互相的以及两个家庭的沟通。生孩子有时往往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有时还会涉及到两个家庭的事,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或者双方的家庭中有完全不能接受的情况,就应该慎重考虑是否要选择这个人,两个人的甜蜜是否足以克服以后的重重矛盾? 男方的人品至关重要。有些男性一开始迎合丁克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内心里真正认可丁克这件事,而是一时的迁就或忍让罢了,但实际上将来有机会时,还总是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故事:双方一开始同意不要孩子,但女性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后,男方却反悔了,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非常重要,要选择那些能一直相伴、认真负责的人。我们永远不应该用别人的优点来对比自己的缺点。任何生活方式都有利弊,有孩子的人可能羡慕没有孩子的自由快乐,而没有孩子的人可能会羡慕有孩子的温馨和热闹,这些是无法比较的。对于我们来说,评判自己生活的唯一标准就是当前的感受,我们应该问自己:我现在是否开心、快乐?哪些事情能够给予我真正的快乐?因此,我们不需要羡慕那些看起来好的人,因为也许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也不需要苛责那些不完美的人,因为我们可能没有看到他们的优点。无论是单身还是选择双方不要孩子,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平衡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管好自己就足够了,你们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