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仔细思索:到底谁才是收藏界最牛的专家?

是著书立论的大师?是文博界资深的学者?还是顶级拍卖行的经纪人?他们确实很牛,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总有够不到的知识盲区。

不论身份多高贵,名气多响亮,在收藏界吃药打眼再正常不过了,还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黑白颠倒,那就更配不上专家的名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修复

只有“时间”,才是永恒的、不会犯错的、对所有人都公平的专家。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境界,当他坚定的认为只有自己正确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化在自己眼中。收藏界大部分人,包括那些文博专家,都有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通病,对真假的判断,主要依椐是自我感觉。

岂知,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连一粒沙子都不如,还敢大胆的创造历史、篡改历史,这无异于自绝后路。

也只有时间,才能最终证明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再多的利益纠葛,在时间面前也不过是被碾压的命运。

这些年,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玩得时间越久就越迷茫,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人一开始就接触各种“国宝”,连基础都没打好,却眼高于顶,看不上一切,主动把头埋在沙子里当一只鸵鸟。 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犯的,自己永远不会错,这类人聚集在一个圈子里,互相吹捧,报团取暖,去幻想一个永远都完成不了的梦。

有的人玩儿老普残、碎片,越玩越害怕,内心世界就固定在那个档次了,吃惯了大排档再也不敢触碰盛宴大餐。 觉得前方有数不尽的怪兽想吞噬自己。这类人固步自封,自己锁死了自己。

只要那些敢突破内心“魔障”的玩家,真正做到去伪存真,留住精品,传承文化,才是最后的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在古玩城碰到个好笑的事情,看到一位藏友有幅八大山人的作品,问价,藏友张口就是2万。

我问他:“朱耷的画这么便宜,莫非是假的?”

藏友回了一句:“什么朱耷,这是八大山人的作品,八位大师一起画的,我家里祖传的稀世珍品,不可能是假的。”

我笑笑不说话,有些人你不揭穿他,他也会自己露马脚。 收藏界很多人就是这样,他们在网上唾沫横飞的说着大道理,看到不顺自己意的文章就破口大骂,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受尽委屈,被打压贬低的可怜藏家,但东西一拿出来就“见光死”。

嘉庆珊瑚红九秋同庆碗 图源雅昌

在一次交流会上,某商家“放漏”,其中一件宋代哥窑和一件嘉庆官窑受到关注。不出意外,现场的人大多数都关注更昂贵的哥窑,其中一位还决定买下来。

至于原因,那位藏友说哥窑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没了。可是另外一位藏友提醒, 那件哥窑虽仿的不错,但通过细节很明显看出来器身有酸腐蚀痕迹,灌浆成型,底足刷紫金土,“金丝”开片纹内有高锰酸钾浓缩颗粒,仿品无疑。

而另外一件嘉庆官窑,无论是细腻柔和的彩料,还是传世灵动的光泽,都完美无瑕,显然更值得收藏。但藏友不听,只会重复一句“民间有宝,你不懂,就是个井底之蛙”,然后花了2万元的“捡漏价”买回去。

至于那件嘉庆官窑嘛,则是私底下6万元卖给了眼力更高的那位藏友。 商家难道是傻子?把嘉庆官窑卖得比宋代哥窑还贵?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果然,一年后这两位藏友又在交流会见面了,买下嘉庆官窑的那位转手就以11万卖给圈内好友,听说还上了某拍卖拍出了20多万。而买下宋代哥窑的那位藏友,跑遍各大古玩城和鉴宝现场,没有一个行家和专家认可的,还被好几个诈骗公司骗了五六万,最后只会骂一句:都是有眼无珠的人,我的宝贝得不到认可。

讲这个故事的人告诉我:“在收藏界,无论别人怎么自吹自擂,听听就是了,最终都是靠实战的眼力说话,让时间来证明。”

民间有宝,但民间能发现宝的人,万里挑一,大多都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跟风者,他们抱怨天抱怨地,却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收藏这一行,急不得。时间,她才是万物的主人,是收藏界真正的鉴定专家!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人,才是由藏入道的收藏家。

无论是国宝帮也好、破烂帮也罢,哪怕是各种真专家伪专家,在时间面前都是渺小的,而真正能把精品发现并留住的收藏家,才能传承出永恒。

当民藏开始走向正轨,经历过那么多的混乱和曲折,一些资深玩家被一个个打磨出来,发挥出自身能力的价值,而那些从来不肯学习光靠幻想的玩家,也终将被时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