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邯郸夏

王信是红楼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很多不是非常熟悉文本的读者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个人物存在。

王信在现存文本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六十八回,凤姐先是唆使张华告了贾琏、旺儿,又说出来贾蓉之后——

凤姐又差了庆儿暗中打听,告了起来,便忙将王信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要虚张声势警唬而已,又拿了三百银子给他去打点。是夜王信到了察院私宅,安了根子。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赃银。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枉捏虚词,诬赖良人。都察院素与王子腾相好,王信也只到家说了一声,况是贾府之人,巴不得了事,便也不提此事,且都收下,只传贾蓉对词。

读者读到这里往往会被凤姐的思路牵着走,一时绕不过来弯儿,无暇顾及其余,并不会多想这个王信到底是谁。我就曾经以为王信是凤姐的一个心腹小厮。另外那句“况是贾府之人”也有歧义,似乎是说王信是贾府的人。等理清凤姐的谋略后再回头细想,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这里“况是贾府之人”说的其实是告的是贾府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仔细体会这段文字透露出来的信息,王信应该是凤姐的娘家兄弟,并且极有可能就是王子腾之子,所以凤姐才能随时把他唤来,打点察院,并且能进都察院私宅,只是说了一声儿,这事儿就成了。我们都知道,凤姐的胞兄名叫王仁。仁义礼智信,仁、信都是单人旁,王家凤姐这一辈儿就是从这个人字排下来的。

第六十九回再次提到王信。

(庆儿)又调唆张华:“亲原是你家定的,你只要亲事,官必还断给你。”于是又告。王信那边又透了消息与察院,察院便批:“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内按数交还;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又传了他父亲来当堂批准。他父亲亦系庆儿说明,乐得人财两进,便去贾家领人。

凤姐这场双簧其实是两班人马在演,旺儿、张华在明处,王信、庆儿在暗处。在整个事件中,两次直接与察院打交道的都是王信,可知此人的身份绝不是凤姐的一个心腹小厮这么简单。

书中第三次提到王信,是在第七十回开头。

那日送殡,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凤姐一应不管,只凭他自去办理。

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纳闷:王信如果是凤姐堂兄弟的话,他怎么能来给尤二姐送殡?并且还排在了尤氏婆媳之前?这其实是对传统婚姻习俗的不了解。二姐算是贾琏的二房,凤姐是正房,对于王信来说,二姐跟凤姐的关系就是一样的,也算是自己的姐妹。所以王信这里其实是代表凤姐的娘家人来给二姐送殡的,这才符合当时的礼仪风俗。而尤氏婆媳,是二姐的娘家人,这个次序不能乱。

还有些读者看到王信夫妇给二姐送殡并且排名在尤氏婆媳之前,就推测王信是尤老娘再嫁的丈夫,这应该是没注意到王信的前两次出场。六十九回凤姐曾回贾母:

“他老子说:‘原是亲家母说过一次,并没应准。亲家母死了,你们就接进去作二房。’”

可见尤老娘在二姐进府前已经过世了,不可能再嫁。这就得说说第六十七回了。此回非作者原笔,是后人补的,各版本文字出入很大,但都没有写到尤老娘的死。我相信在原著里,不只会写到尤老娘的死,连王信的身份也应该会先有所交代。这样才不会让读者感觉六十八回的王信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

我们都知道二姐事件关乎到八十回后凤姐的命运。六十九回凤姐已经想到:

只是张华此去不知何往,倘或他将此事再告诉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原先不该如此把刀靶付与外人的。因此悔之不迭,……(命旺儿)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

旺儿私放张华,已经是为后回二姐事件再生波澜打下伏笔,凤姐终究是把刀靶留给了外人,早晚要栽到张华手里。

同是六十九回,把二姐抬到梨香院后——

贾琏又搂着大哭,只叫“奶奶,你死的不明,都是我坑了你”。贾蓉忙上来劝:“叔叔解着些儿,我这个姨娘自己没福。”说着,又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贾琏会意,只悄悄跌脚说:“我忽略了,终久对出来,我替你报仇。”

每次读到这里,心里都会替凤姐捏一把汗。这里预示着,凤姐跟宁府的关系其实已经彻底破裂,跟贾琏的夫妻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至此,凤姐被休弃的命运已经无法避免。

​​

我认可八七版对这一事件的演绎,后回贾琏休凤姐,是首先得到了宁府势力的鼎力支持,把一切都已经做圆满了,才禀明的邢、王二位夫人。纵使老太太还健在,凤姐之被休也无法挽回。“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唆使张华告官、闹得大家没脸这笔账,作为族长的贾珍迟早是要清算了。仅凭此一点,二尤故事就无法从红楼中抽离出去。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凤姐,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自己的娘家。

纵观二姐事件,王信在其间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说在王信卷入进来之前这还是荣府内部妻妾之争的话,王信参与进来之后性质就完全变了。凤姐毕竟是妇道人家,她做得再过都情有可原,娘家出面赔礼认错这事也就过去了,而王信则代表的是整个王家,动用的是王子腾的关系。告贾琏“国孝家孝之间,背旨瞒亲,仗财倚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这可是重罪。连张华也深知利害,不敢造次。而王信却替凤姐贿赂察院让贾家出丑,这事一旦败露,整个王家的老脸在贾家就算是丢尽了,连王夫人也说不起话。休了凤姐,就代表着贾、王两家彻底撕破了脸。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来巧姐曲子《留余庆》中的“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以前一直认为这个把巧姐儿送入烟花巷的“狠舅”是凤姐的胞兄王仁,从这里看说是王信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王仁一家在南京,王信才在都中的。你休了我王家的女儿让我没脸,我就卖了你贾家的女儿报复给你看。

呀!真是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