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时青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今天是妇女节,但我并不快乐,因为我遭遇了人生中第二次猥亵。

一早起来,原本心情大好,吃过早饭,去买菜。在生鲜超市收银台结账的时候,突然感觉臀部被手指用力扣了一下,这一次,我反应很快,立刻转头,指着若无其事走过去的肥胖男人,大喊:“你有病啊!穿黑衣服的那个。”声音洪亮,让超市的繁忙短暂地凝固了一下,但也只是那一瞬间。

那个男人并没有回应,若无其事地从超市绕一圈出去了。考虑到男女体格差距,我没有胆量跑上前去继续找他理论或进行肢体冲突,我担心会让自己身体徒增更多伤害。我脑袋气得嗡嗡响,有几个店员的声音在我耳边盘旋,“看长的样子,像是脑子有问题的。”

我担心那个人和我是一个小区的,付了款,在生鲜店门口观察他从小区门口路过,我才敢往家里走。但回到家后,我坐在凳子上,整个人状态仍旧不太好,心里堵着一口气,最后选择报警。

在警局,我咨询了好几个警察,问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他们被问得有点儿发懵,可能遇见这样的事情比较少,所有的解答都不能令我满意。有人说:“扇他一巴掌!”这话说得轻松,但我永远不会知道我当时真的扇了那个人一巴掌,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他个子那么高,可能我想扇都扇不到,我更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帮我。

事后,我问店长要了一个监控录像,录像内能比较明显看见那个人手上的动作。我同时询问了一个店员,有没有看见那个人的正面,她说:“瞄了一眼,没敢多看,赶紧躲开,担心他打人。”

面对这种群体性失声,我突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骂骂咧咧”好像是自己能做的最大抗争。我被猥亵了,我是受害者,但我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与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发公众号【杏乐园】,关注回复“杏书籍”免fei领取【啪指南】

02

第一次遭遇猥亵,还是刚毕业的时候,在拥挤的地铁里,那条线路的早晚高峰总是人挤人。有个男人和我一起挤上来,他紧贴在我身后。没一会儿,我感觉有什么硬东西在顶着我,一开始,我还自我解劝,可能是别人的腰带金属头。但马上,顶我的东西又在蹭,我脑袋立刻炸掉了,整个人是失声的状态,很无助,躲不开。

终于等到下一站,有空隙后,我向一旁闪去,那个人竟然顺势还在我的屁股上掐了一把,之后顺着人流下车。我抬头恶狠狠地看了他一眼,恨不得从他身上剜下一块肉,长得人模狗样,是个斯文败类。

从那以后,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我都会特别留心,没有座位时,我会靠在车壁上,或是找个安全的角落。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大声吼出来,车上人多,获取帮助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能当场擒获,报警,是比较好的。

这些人其实归属于一个群体,叫“顶族”,专门在公交和地铁上,通过身体摩擦,对女性进行骚扰、猥亵。

一份针对1000名女性的公交车性骚扰调查结果显示,遭遇性骚扰的女性多数反应是“瞪他(28.9%)”和“默默离开(17%)”,选择报警的只占2.1%。

当我和家里人诉说我的遭遇时,家人反而会劝我“默不作声”,毕竟身体没受啥伤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担心对方报复。可问题是,这类事情真的对我们毫发无伤吗?

03

它对我们内心的伤害是潜移默化的。影片《性爱自修室》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叫Aimee的高中女生,本性善良,她在搭校车时受到了猥亵,一个男人贴着她的臀部摩擦,最后还射在了她的牛仔裤上,Aimee在车上将此事大声说了出来,然而全车的乘客漠不关心,为摆脱色狼她只能提前下车。

Aimee到学校后仍表现无所谓的样子,但好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强行带她到警察局报案。

她的情绪并不如她的外表一样若无其事,回到家,她大哭起来。后来,她不敢再次坐那趟校车,宁愿每天走路上学;她在人群中总能看到那个猥琐男的幻影;她也不愿意自己的男朋友碰她。

Aimee的恐惧和不安最后是由一群姐妹间的情谊帮助化解掉的,我没有在剧情里看到那个猥琐男被绳之以法。

林肯公园主唱Chester Bennington是个男性,他在7岁被性侵,持续6年,但他始终没能摆脱来自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和恐惧,在41岁时,选择自杀。

所以,遭遇猥亵的人,不要保持沉默,在保护好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去行动,哪怕只是骂出来,也比憋着好。你不说话,对方对你的侵犯就会持续下去。

04

在遭遇这个事情后,我发现我并不能很好地去界定自己遭遇的事情叫什么,是性骚扰?还是猥亵?

周俊杰和曹思慧律师是这样区分的:性骚扰和猥亵极其相似但其实完全不同,不属于一类案件,也被不同的法律规制。构成性骚扰的前提是固定的“身份和人际圈”(典型如单位或学校),性骚扰指的是利用圈子发生的性暗示、挑逗及暴力等。而猥亵没有圈子加持,很多是干一票就走的偶发,甚至数次猥亵也没有关联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性骚扰是凭着圈子发生,猥亵不凭这个”。

按照这一说法,我前后所遭遇的两次事情应该都是“猥亵”。

每次遭遇或听见这种事情的时候,我都会联想到生孩子,我好怕小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会遭遇这样的恶心事情,我就想,要不生个男孩吧,要少些担心。但这种事情并非只有女生遭遇过,男生也会。

我曾很庆幸自己读书的时候没遭遇过类似的事情,但不曾想,自己长大成人后,遭遇这种事情的时候,还会这么无力。

我的先生说:“要不以后,我们俩一起去买菜吧?”我说:“你总不能一直在我身边。”就像有人说:既然这样,晚上就少出去吧;既然这样,就少穿短裙子吧;既然这样,就不去怎么样吧……

可是,我们又有什么错呢?我们明明什么错也没有,犯错的不是我们,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些权利。重要的是,当我们选择放弃这些权利的同时,并未收获到应有的安全感。

最后,我只是想说,当我们选择勇敢、不沉默时,也希望有声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