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归乡

不久前,村里迎来了一位久违的客人,那就是村里曾经的传奇人物——炳叔。

炳叔在我们村里很少有人认识的,因为他早年就考进了北京的大学,后来成了处级干部,退休后也没有回过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炳叔这次回来,是坐着出租车带着老伴和儿子一起来的,看起来很有面子。他没有去自己兄弟家里,而是直奔族长宝爷爷家里,拿出一份礼物,说自己这次回来的目的,就是想给儿子孙子在族谱上添上名字。

但宝爷爷没有收下他的礼物,反而让他们坐下来,从神龛上取下族谱箱,翻到炳叔父亲那一页,用手指着上面的字对炳叔说:你早就被族里除名了,你想给后代补上族谱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这话,炳叔顿时呆住了,虽然现在的人对族谱不太在意,但对于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这可是大事啊。

炳叔还以为族长在跟他开玩笑,抢过族谱一看,自己的名字还在上面,只是被一条红色的朱砂笔划掉了,就像古代官府判死刑时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个情景,炳叔先是气得脸色发红,向宝爷爷质问原因,但宝爷爷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还记得当年族里的人去北京找你的事吗?炳叔一听这话,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顿时无言以对。

春风得意

要说起炳叔的故事,那可是话长了。炳叔是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学校里总是名列前茅。

炳叔还是第一批参加高考的人之一,并且很幸运地考进了北京的大学。

那个时候读大学不用交钱,但从我们这样一个穷乡僻壤去北京读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炳叔的父母连路费都凑不齐。

还好当时有老族长站出来,在族里发动大家捐款捐物给炳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物,总之要让这个村里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有足够的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族人们的支持下,炳叔带着满满一车子东西上路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开始的几年不回来,大家都能理解,这是孩子省钱不舍得花的表现。

可后来工作了,炳叔依旧一趟没有家来过,顶多是给家中写个信或者寄点钱。作为父母老师以他为骄傲,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是如何的有本事,如何的孝顺自己!

但乡亲们却有些不服气,说炳叔既然这么有能力,为什么从当年求学走到现在没回过一次老家?难道你不想衣锦还乡吗?

再后来到了90年代后期,炳叔的官位越升越高,已经是一个处级干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巧那一年我们村里有三件大事要办,一是我们黄姓人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修谱,二是要把快要倒塌的祠堂修一修,三是要集资修一座桥。

这三件事都需要钱,有人就想起了炳叔,说他那么风光,我们老家的人去找他一趟,肯定能得到他的帮助。

冷眼相待

就这样,刚刚当上族长和村长的宝爷爷就去了北京。这个乡下人进城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炳叔。

按着辈分算,宝爷爷还是炳叔没出五服的堂叔呢,以为在他面前能说得上话,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来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炳叔听了宝爷爷的话,却摇了摇头说了一大堆话。大意就是说族谱和祠堂的事情就不要搞了,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老家的人玩玩也就罢了,我不会参与这些事情。

至于修桥的事情倒是好事,但也要看自己的实力,不能盲目冒进。

总之就是说了很多推脱的话。族谱和祠堂的事情,炳叔一口拒绝。修桥集资的事情,炳叔问了一下大家怎么筹钱,听说每个人要出200块钱,就给了宝爷爷1200块钱。

炳叔说那是他父母和弟弟一家三口的钱,我自己全家的户口都不在老家了,但我毕竟也是从柳林村出去的人,我自己那份还是要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数字算得很清楚,当时炳叔的父母还活着,弟弟也结婚生子了。再加上炳叔自己,一共确实是六个人,1200块钱没错,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宝爷爷心里很不高兴,但既然跑了这么远,如果说什么气话就白费功夫了。还得自己掏路费呢,于是就小心翼翼地跟这个侄子套近乎。

但无论宝爷爷怎么说好听话,炳叔就是不肯多出钱。还跟他说你要是现在走人,我给你安排车送你去车站还买车票,不然回去就自己想办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爷爷当场气的没说出话来,扭头就离开了,回到村子后,这件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纷纷骂炳叔是白眼狼,忘记了当年大家是怎么对他的!

身败名裂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那一年,炳叔的父母相继去世了。本来大家都以为炳叔会回来奔丧,毕竟这是他最亲的人了,但谁知道炳叔还是没有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责丧事的是宝爷爷,他跟炳叔的弟弟聊起了这件事,才知道原来炳叔在单位出了问题,被免职了,据说还是他自己主动交代的。

他不敢回来奔丧,其实主要还是怕乡亲们嘲笑他。他风光的时候不曾回报过家乡,现在落魄了再回来肯定很难堪吧。

可宝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处理完炳叔父母的丧事,就召集族里的几个长老开会了。说这样一个败家子,既然做了坏事被处理了,我们黄姓人也不能不管,提议把炳叔除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族谱除名,我们那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了。几个长老也有些犹豫,最后大家投票,勉强算是通过了。

炳叔的弟弟也是个老实人,也对哥哥以前的做法有些看不起。哥哥被族里除名的事也同意了,只是让他转告消息的事却不敢跟炳叔说。

后来,族里还专门开了个大会,在祠堂里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按照古人的做法,说炳叔忘本、败坏,用朱砂笔在族谱上划掉了炳叔的名字。

而炳叔退休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或许到了晚年才明白根不能断吧,这才带着儿子回了老家,想要让后代认祖归宗。

梦断故乡

就这样,炳叔千里迢迢回来,在宝爷爷家里碰了一鼻子灰。连弟弟家里也没去,带着老伴和儿子离开了。

他们坐上出租车,在村口转弯时,看到了新修好的桥。桥上挂着一条横幅:柳林村黄姓人修桥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炳叔看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阵酸楚。他想起自己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他想起自己在北京的风光,也想起自己的失败和耻辱。

他想起了自己的族人,他们一直期待他,从不放弃他。

但他呢?他做了什么?炳叔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可悲,可恨的人。

他低下了头,泪水滑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