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了2023年的9月。金秋的季节带着它特有的韵味,又一次敲响了时钟。

这个时期,农田中的金黄和乡村的宁静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金秋的到来并不只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关乎生计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9月的脚步悄然而至,不少农民兄弟都紧紧地盯着粮价和猪价的相关动态。因为这两者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数字的上涨和下跌,更是关系到每一个农家的饭碗,关乎每一个农民的日常生活。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下半年,尤其是进入收获季节,猪价和粮价的变动总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们之间的涨跌与否,无疑与每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曾一度陷入低谷,广大养猪户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更是前所未有。

那么随着气温的下降,9月份开始猪价粮价又会迎来哪些新的变化呢?在10-11月等猪价、粮价是否会迎来全面上涨?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猪价水平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应用,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生猪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近期的市场数据,9月份为国内的猪价带来了一系列明显的利好变化。

具体来看,从9月开始,生猪的主流收购价在16.75到17.21元每公斤之间浮动,相比之前有了3.57%到4.37%的涨幅。这个涨幅可以说是给了养猪户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猪价的一度低迷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生猪市场的涨势并没有让养猪户们过于欢欣鼓舞,因为饲料原料的价格也在相应的提高。玉米和豆粕,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价格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饲料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了养猪的总成本。基于现有数据,目前基层猪粮的比例维持在5.69:1的区间,这意味着养猪户们卖猪的收益仍然只能维持在微利的水平。

粮价

农产品市场总是呈现出复杂而多变的态势,而玉米、小麦和大豆无疑是其中的三大主角。近期,这三种主要的农产品价格均迎来了一系列利好变化,这对于农民和相关产业链来说,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玉米的价格坚挺上涨,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对玉米的需求和供应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诸多粮食加工企业涨价收购玉米,意味着产业对玉米的需求正在增加。另外,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政策调整,玉米价格的上涨也在所难免,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主流收购价总体保持在1.36~1.40元每斤。

而小麦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反映出市场对其的大量需求。小麦作为我国的主食原料,它的价格直接影响到面粉、面包、点心等食品的成本。

而从河南到山东,再到江苏、安徽,这些主要产小麦的地区都迎来了利好的收购价,目前普通小麦收购价保持在1.50~1.55元每斤,对于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至于大豆,其价格的变化常常受到国际市场、贸易政策和需求的影响。根据当前的期货市场行情,最新期货价为5287元每吨,大豆价格正在逐渐走高,这可能与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内油厂的加工需求,以及与我国的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有关。

对比今年上半年,9月份的猪价和粮价市场呈现了鲜明的趋势变化。这一转变不仅仅反映了季节性的供需关系,还暴露出了更深层次的市场因素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眼光往长远里看,就可以发现在今年10~11月份猪价、粮价迎来全面大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几个可能导致猪价和粮价全面大涨的因素有:

季节性因素:10~11月是我国的传统收获季节,农民们会大量出售粮食,同时也是很多养猪户准备出售生猪的时候,这会导致市场供应增加,但如果需求增长超过供应,价格则会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储和物流:如果今年的存储和物流设施出现问题,或者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粮食和生猪的供应短缺,从而推高价格。

国际市场影响:全球的粮价和猪价也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如果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我国的粮价也可能受到牵引。

政策调整:政府的价格干预、农业补贴政策或进口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对猪价和粮价造成直接影响。

市场预期:投资者和农户的预期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如果大家普遍预期猪价和粮价将上涨,他们可能会减少销售,等待价格进一步上涨。

综上所述,虽然现有的数据和趋势表明10~11月份猪价和粮价有全面大涨的可能性,但仍需关注市场的实际发展、政策调整和其他外部因素。同时,对于农户和投资者而言,理性分析市场,避免盲目跟风,将是确保收益的关键。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一定要点赞和在看支持一下,记得转发给更多的朋友知道,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