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话题,据外媒报道,乌军士兵向《基辅独立报》抱怨,北约军事训练无效,乌军指挥官指挥混乱,导致在乌军扎波罗热地区与俄军作战失利,1日损失655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仍旧难以撼动俄军在该地的防线。
俄乌在扎波罗热地区的激战持续有一段时间了,乌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但是取得的战果却并不显著。乌军士兵不禁抱怨起北约的训练,此前8月7日,《纽约时报》就报道过一次,乌军士兵对北约训练不足的抱怨。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联盟组织,北约多次对外作战,参与过阿富汗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按理说北约对乌军的训练应该是卓有成效,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总结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北约虽然参与了不少战争,但这些战争大部分都是美国主导,很多北约国家军队参战,是因北约组织的公约不得不出兵,出兵了也很少处于战争前沿,没有经过类似于俄乌冲突这样的恶战。况且,这些北约国家在实战中的对手,也很难达到俄罗斯的军事水平,积累下来的实战经验十分有限。另外,很多乌军士兵只接受了4到6周的军事训练就被派往战场,接受训练的时间太短,很难消化北约的训练。
再者,北约国家同乌克兰存在语言上的壁垒,语言不通,北约的训练乌军很难完全消化。此外,还有军事模式上的分歧,乌克兰曾是前苏联成员国之一,军事训练的模式上可能还没有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与北约训练模式发生摩擦,再次降低了北约的训练成效。

最后,便是作战环境存在的巨大差异。给乌军提供军事训练的国家大多是西欧和北欧、北美国家,这些地区的国家在自然环境与东欧差异明显,战场环境随之变化。这些国家的作战训练,未必适应东欧战场。历史上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就对处在东欧的俄罗斯发动过战争,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
北约训练失利,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乌军在实战中指挥混乱,因为北约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所以在训练时,能够教授给乌军的十分有限。这就导致,在实际战场上,乌军指挥官指挥的时候,缺乏指挥作战的参考。许多专属于东欧战场的军事术语,这些北约教官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受训的乌军新兵,要么没学到,要么学的是错误的,这些新兵投入战场,无法正确接收到乌克兰指挥官要表达的意思,实战指挥出现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参与乌克兰反攻的还有大量外国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与乌军之间存在语言、作战方式等差异,甚至连兵种都不相同,乌军指挥官很难进行协调,有效指挥作战。另外,俄军之前还摧毁了乌军使用的卫星通讯系统“星链”,严重打击了乌军的信息通讯,加大了乌军的指挥难度。
再说乌军自身,两极格局崩溃之后,乌克兰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后来虽有克里米亚危机,但到底没有爆发大的冲突,所以乌军自身也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况且,据报道,很多乌军士兵士气低迷,看不到作战的意义,有着严重的怠战情绪,若这样的情绪存在指挥官身上,其在指挥的时候,便会是无头苍蝇,随意且无章法。
指挥混乱,再加上新兵训练不到位,乌军持续三个月的反攻,损失惨重,收效甚微。扎波罗热激战日久,却始终没能突破俄军防线。反攻失利,对乌克兰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会影响到西方国家援乌的信心。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存在利益冲突,援助乌克兰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如果乌克兰对俄反攻起不到削弱俄罗斯的作用,很可能会影响到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譬如荷兰近期拖延F16战机交付,德国对“金牛座”导弹援助迟迟不予恢复,很可能就和乌军反攻失利有关。
其次,前线战场失利,还会加重乌克兰民众的怠战情绪,这对乌克兰后续征兵极为不利。因为征兵系统的腐败,乌克兰几次征兵都没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现在前线战场反攻失利,怠战情绪蔓延,无疑会让乌克兰的征兵雪上加霜。没有更多新兵投入反攻,乌克兰的反攻将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最后,会导致更多乌克兰公民出走他国,人口流失更加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有超过500万的乌克兰民众逃到他国避难,占乌克兰总人口的1/8。前线一度失利,民众担心俄军再次攻占基辅,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不得不远走他国避难。一旦这些民众在别国落地生根,很难再回到乌克兰。如此,即便冲突停止,乌克兰也要面临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影响到乌克兰的战后恢复。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乌军实力与俄军有一定差距,西方援助也不能弥补乌军在武器弹药上面的不足,乌军的怠战情绪相当严重。俄军当前是处于守势,从俄罗斯此前提出的停战条件也能看出,俄军大概率不会进攻。俄乌冲突的双方,有一方守而不攻,若乌克兰政府愿意停止进攻,同俄罗斯进行谈判,是能够缓和冲突,俄乌局势也会相应好转。但是,就目前乌克兰政府的态度与西方国家的态度,俄乌之间的冲突短时间难以缓和,俄乌局势可能会更加恶劣。
常言道: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上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就当前俄乌冲突而言,乌克兰即便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之下,赢得了战争,将俄军赶出乌东四地,自身也将付出巨大的伤亡和损失。并且,战后需要偿还的巨额外债,也会让乌克兰不堪重负。及时止损,停止冲突,更符合俄乌两国的利益。希望两国能早日停止冲突,共同维护该地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