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又红又专又雅的北外人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杨丹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23级开学典礼,欢迎来自内地及港澳台的1472名本科生和1566名研究生,来自49个国家的229名留学生,共3267名新同学加入北外大家庭。我代表定华书记、全体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培养你们的老师和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经过疫情淬炼的一代。我相信,你们与北外的师兄师姐一样,在疫情中蜕变,在大考中升华,收获了更加顽强的青春斗志、更加坚定的人生理想、更加笃定的生命信条。北外伴随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跨越,承载着一代代北外人的人生印记,穿破过时代的风浪,在岁月中勇毅前行。

北外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前身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最初是在延安清凉山窑洞里教俄语,一队队“学洋文、说洋话”的“洋八路”,开辟了中国与共产国际共同抗击法西斯主义的新天地。北外成于新中国创业的磨砺,在联合国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位位从北外走出的通晓外语、心忧天下的新中国外交官,推动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让中国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结下了至今依然坚不可摧的情谊。北外兴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在对外开放的各条战线上,一批批引领全民学外语的人民教师,掀起了中国与世界对话交融的新时尚。北外盛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无论是赤道上炎热的“一带一路”海滨城市还是雪花飘飘的北京冬奥赛场,一群群语言流利、专业精湛的中国青年正合着世界的节拍闪亮青春。穿越时代长河,俯仰天地之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外人。

北外人将政治可靠、专业精湛、举止优雅的北外气质带向世界、献给未来,铸就了生生不息的北外精神,那就是“又红又专又雅”的红色基因、卓越气度、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今天,走进校门,同学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北外新人;未来,走出校门,希望你们都成为“又红又专又雅”的北外达人。在你们踏进北外校门的今天,我希望你们:

传承红色基因,

做用精神行走的北外人

同学们应该已经看到了西校区用红砖砌成的高大拱门。这座大门的灵感就取材于北外诞生之地,延安窑洞的弧形设计。北外80余年的历史,正如我们的校歌一样,贯穿着为党而生、奉献国家、影响世界的精神血脉,传承着艰苦奋斗、奋发拼搏、勇于担当的红色基因。北外人的“红”,在烽烟岁月,带领我们冲破历史的重围,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指引我们行走世界,再续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扎根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鲜活的,它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尊崇与传扬,是对中国发展进程的认同、憧憬和参与。北外人要用以赤子之心与祖国同频共振,以全球格局推动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我们要知行世界,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已经成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北外人的使命就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努力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我们要面向未来,体悟全球青年共同责任。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但终究是属于你们青年人的。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是全球青年的共同责任。北外人有与生俱来的开放胸襟,有流淌在血液中的探索精神,更有引领时代潮流的责任担当,未来世界的命运齿轮,将由你们来转动

如果说,有人堪称北外行走世界的典范,那一定是享年108岁,刚刚离我们而去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人类学家、新中国英语教育的拓荒人,北外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老师。她用一个世纪的岁月实践了人类的教育理想,她用一个世纪的人生书写了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我们缅怀伊莎白同志,就是要凝练和发扬伊莎白精神,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地球,用青春服务人民,用精神行走世界,用格局创见未来

立志博学笃行,

做复语复合的专业栋梁

北外建校八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教授回信指出,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为外语院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北外人的“外”不仅仅是要求外语精湛,也不仅仅是专于一语,专于一国,而是做专业水平精湛、能力素质多元,通古达今、协和万邦的复语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一是要炼就“语通中外”的外语好功夫。外语是北外人的看家本领,无论你学习101个语种中的哪一种,无论你是本硕博专业中的哪一个,中外文精通是基本的要求,“字正腔圆、落落大方、口吐莲花”的外语是不变的北外标准,也是你们走出校园的第一个独特标签。

二是要学会“道济天下”的专业真本事。外语拓展了职业的半径,专业提供了人生的舞台。同学们进入北外校园的第一个小贴士就是,学会一门外语早已不是外语教育的全部内涵,北外也不只是教授外语,而是基于语言培养全球胜任力。为此我们提供了校际通识教育、校内复语复合、跨校联合培养的选择。希望同学们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凭真功夫获取真本事。

三是要领悟“融合提炼”的人生大智慧。对外交流是外语人的使命,需要硬功夫和真本领。但更需要对语言依托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才能在文明互鉴中运斤如风、举重若轻。学校为大家提供丰富的海外实践机会、面向全球的志愿服务平台、浓厚的全球研究氛围,希望大家在实践中融合所学与所思,悟得学习、工作、生活的人生真谛。

扎根多元文化,

做沟通全球文明的大雅之士

北宋诗人黄庭坚言大雅之士当“和同而不浊,退屈而不陵”。北外人的“雅”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举止优雅,卓尔不群的气质背后,是对博学、包容、平等、合作的精神塑造,是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入洞察,是以服务全球文明交流为己任的胸襟气度。如何成为这样的大雅之士呢?

我们要扎实中华文化根基,建立多元文明的认知框架。认知世界,首先要铸牢个人的中华文化根基。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探寻、感知、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建立深厚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多元文明由全人类共同创造,要以多元平等的视角看待和理解全球文明,以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来看待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以单一文明一统天下的企图,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其心自信坦荡,是为“雅”。

我们要增进多元文化理解,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多样性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之源。当旅行者一号作为第一个地球人造物离开太阳系的时候,我们精心准备了和外星文明沟通的素材,也急切期盼来自外太空文明的回响。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正在消亡的语言和文明的呻吟,忽略现实中的语言濒危,文明濒危,互联网上的语言文化的缺席。对待不同的文明,我们应平等地承认其差异性、尊重其独特性,理解其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弱的文明的声音也应该被世界听到。其志平等包容,是为“雅”。

我们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力正是你们青年人。进入北外,你们将参与到与各国青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去,既要做沟通语言的译者,也要做传递文明的使者。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其愿宏远长久,是为“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北外创新打造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英语(国别与区域研究)等时代急需的复合型本科专业,也新开了国别区域研究的硕士项目,这是北外构建“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学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这个暑假,你们的师兄师姐用北外心、行世界!有的参加了中国边疆万里行,有的参与“全球文明与青年责任”全球实践团,从俄罗斯的白桦林到泰国的椰林,从首都北京到西藏、新疆、云南,同学们共同开启的是后疫情时代“知行中国”和“行走世界”的北外之旅。当然,我们经受了7月间猛然袭来的暴雨与山洪,我们对受暴雨影响的同学表示亲切的慰问,老师与同学们将与你们共同度过难关。

同学们,加入北外,不仅仅是踏入了大学的校门,更是踏上了走向世界的台阶,请准备好以“北外人”的身份开启行走世界的人生新篇章。

在北外的学习将是你们人生中最多彩的时光,语言与文明的碰撞,拓展着思维的边界,指引着文明的方向;在北外的生活将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老师与同学的协力同行,塑造“北外人”的精神共同体,定义五彩斑斓的北外人生。

在北外的学习将影响你们的人生和时代的发展。你们的人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高度契合。到2050年,那时的你们是中国和世界的栋梁,你们和世界青年一道,决定着世界战争与和平、合作与发展。

同学们,在又红又专又雅文化的指引下,我们将致力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未来的全球观,我相信,在未来,北外必将盛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相信,在未来,你们一定会为加入北外的选择感到由衷的自豪!期望你们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不负青春,做又红又专又雅的北外人!

谢谢!

来源 | 学生工作部

排版 | 刘金钰

审核 | 王薇薇

转自|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