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译淳(南京师范大学)

9月4日,贵州茅台与瑞幸联名的“酱香拿铁”一经推出就冲上了微博热搜。不少年轻人表示:“人生中的第一杯茅台是瑞幸给的。”

作为中国顶级白酒的代表,茅台的收藏价值、社交功能与匠心文化,让它在动荡的行业市场中屹立不倒。贵州茅台2022年年报显示,其公司营业总收入1275.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41亿元,约占营收收入的97%,也就是说,进军新赛道对于茅台来说是缺乏性价比的。既然不以销售为目的,那么“醉翁之意”又在哪里呢?

据官方介绍,“酱香拿铁”使用白酒风味厚奶,含53度贵州茅台酒,酒精度低于0.5度。这意味着它不容易让人醉倒,但却保留了茅台独特的酒香。价格方面,“酱香拿铁”使用相关优惠券的到手价预计19元/杯,整体较为亲民。再加上与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瑞幸牵手,历史悠久的酱酒香正在走出“深巷”,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此次联名合作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品牌“年轻化”。在传统思维中,茅台更多被认为是父辈的专属。但如今,茅台正在与年轻世代的碰撞中不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从推出“茅台冰激凌”到“i茅台数字营销APP”再到“酱香拿铁”,贵州茅台带着时尚、年轻的标签,以更容易被接受的新潮形式闯入大众视野,降低了年轻人在体验白酒时的心理负担与消费门槛,让他们能够低成本地体验茅台的高品质。而拥抱年轻化的贵州茅台也因此变得更具活力、更加鲜活,跑出了茅台“美时代,美生活”的加速度。

茅台与瑞幸的合作其实只是中国白酒行业跨界的一个切面。剑南春曼城定制版足球小酒、五粮液联名博鳌亚洲论坛打造指定用酒、江小白推出的汾酒酒心巧克力、泸州老窖香水彩妆……各大品牌在迎合年轻化消费趋势的同时,也在试图挣脱白酒浸泡着的酒桌文化。然而,跨界联名并不意味着盲目跟风。如果跨界只是为了制造噱头,华而不实,那么只能算是哗众取宠,非但无法达到培养年轻消费者的目的,反倒更像是变相利用品牌收割了一波流量和钱包。因此,如何平衡创意无限与创新有度,将限时联名转化为长久的品牌价值,是白酒品牌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茅台联名瑞幸这一多元化、年轻化的积极尝试来看,主动走向消费者,融入大众生活,让白酒美学触及更日常的生活场景,或许有望成为白酒品牌跨界难题的一个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