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宇戴着一个很酷的眼镜在咖啡馆里写报告。这个眼镜有点“科幻”,它可以分屏、人机链接,如果“不想跟人类打交道的时候”,戴上这个眼镜就可以了。

“其实这算是为数不多的AR和VR,能够在现实里面有所应用的东西。”作为国内第一个科幻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振宇对“科幻”以及它在现实里的实现,时刻保持着敏感。

暑假里,他依然很忙。他参与了一连串学术组织,四川省科幻学会、四川省作协科幻专委会、世界科幻大会组委会等等。手里有许多案头工作,他发现许多工作都重在了一起。“用成都话怎么说呢,拖起走,哈哈,搞不赢,拖起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着VR眼镜的姜振宇 摄影/吕国应

所以,上课对他来说是休息。在北师大读博时,导师有个说法:“从来都是学生教老师”。当时他以为是老师谦虚,直到自己当了老师,才发现真的是这样。“跟学生交流,对我是一种心理安慰。”

好在新学期开学了。这学期,除了给本科生上一门科幻文学公共课,他还会开一门科幻小说鉴赏课,以及一个创意写作工作坊,教科幻文学的阅读和写作。当年,导师的课成为北京科幻圈的一个聚会,各大高校的科幻迷都来听,一座难求。他想,如果将来在望江校区开课,大家可以来听,再现当年场景,也是极好的。

姜振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

01/

谁说中文系的只能学中文

姜振宇的工作包括科幻学术、科幻教育、科幻产业和科幻艺术四个方面。2020年,川大建了一个文科实验室,落在文学与新闻学院,全称叫“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这个名字很长,不过姜振宇参与运营的只是其中一个板块:数字文学场景沉浸实验分实验室。

“其实就是带着同学在里面做一些应用场景。”包括中国文学场景复原、中国诗歌图像化呈现、题材文学的沉浸体验等等。有老师带着团队做了一个明代的剧本《陶庵梦忆》。人物可以交互,但还需要应用,就让同学来上课,用VR体验一下效果,“这其实是一整套开发、教学和应用的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振宇实验室

川大的这个实验室还买了核磁共振仪、眼动仪等等,引进了专门研究脑神经的研究员,从脑神经的角度做认知研究。比如,中国人在读诗歌和读英文单词的时候,大脑的活跃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这种认知规律是什么?

“文科实验室在国外一直都有,像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什么的,很有名。国内一直想搞,但没人知道怎么搞、最终搞成什么样,现在我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文科实验室最大的特点是文理融合。姜振宇高中学的理科,参加过数学竞赛,所以“融合”起来很自然。他甚至鼓励同学学编程。

姜振宇实验室

“我忽悠同学们,你们现在觉得学写代码很困难,其实就像20年前学PPT。再过20年,那是必备技能。”一些文科同学会很排斥,但只要能进这个实验室的,基本上能认同这种“融合”。

为了说服同学们,姜振宇以身作则,自学基础编程。“不能说这个我不懂,你们去把它搞懂,但我确实也没搞明白,哈哈哈。我们就是想强调,专业是你的长处,不是你的限制。谁说中文系的只能学中文。

姜振宇喜欢给学生上课。他给本科生开的科幻公选课,大教室基本上都会坐满。他知道大家热情挺高,就是抱着放松的思想来的。“要写作业,交论文了,就开溜了,哈哈哈。”

2009年在浙大与刘慈欣的合照,左为姜振宇

他表示理解,学生专业背景不同,不可能都要求写论文。“理工科的学生来听一下,已经很给你面子了。”很多时候,他要求学生写一篇鉴赏或综述,实在写不出来,可以去采访自己专业的老师,但只能聊跟本专业相关、又不是知识的部分。

“这就很好玩了。你会发现,一些老师,他不仅是科学家、是学者,还很会讲故事。而且只要去跟老师聊了的,老师都会非常配合,效果出奇好。”姜振宇期待,如果能聊出一部《蒋公的面子》(该剧最初来自南京大学的课堂作业)之类的作品最好不过。

02/

科幻是什么,定义不重要

姜振宇经常被问到,什么是科幻?他觉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解释。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认为科幻就是“要写被科学全副武装起来的人”。但在今天讲被科学全副武装起来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形象是谁?钢铁侠。“也就是说,对未来人类的想象还是美国式的。”

2018年,他在杭州做科幻课程,下面坐着一群小学生,当谈到“手机是高科技”时,课堂就炸了。同学们说,手机怎么会是高科技?他有点惊讶,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这些“05后”孩子的认知里,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不算高科技,正如我们看待电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事情引发他的思考:当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科技改变后,我们还能理解现实生活吗?我们的精神、道德、伦理、审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而这不是科幻从诞生起,就在讨论这个问题吗?

现在,对于如何定义“科幻”,姜振宇显得不那么执着。因为他觉得定义不那么重要,随着时代变迁,定义是会流变的。他经常调侃自己是一个“定义恐怖分子”,什么都可以接受,“有必要的情况下,孙悟空都可以是科幻。”

在姜振宇看来,为科幻下定义,是一个本质主义的说法,就是你要搞清楚定义的边界。而现在比较强调实践,下定义的目的是什么?科幻都是人写出来的东西,人你怎么定义?神话、科学以及幻想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

“像我们小时候看的郑渊洁童话《五个苹果折腾地球》也可以算科幻,在今天就算不上了。”他有一个判断,科幻小说在不停地死去,又不停地活过来。“就对科幻小说来说,如果100年前的经典到今天还是经典的话,那可能就有点问题。”

有不少人坚持“核心科幻”。有一年雨果奖颁给了《哈利·波特》,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就表示坚决反对。在中国,不少人也偏向于“核心科幻”,差不多就是所谓的“硬科幻”。《三体》拿雨果奖,大家觉得实至名归,但像刘宇昆、郝景芳等人的一些作品,就觉得偏软。

“科幻的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个坚硬的核心、一系列能够代表这个文类的作品,然后慢慢发展到‘核心强大、边界模糊’的状态。你得先有优势,先有《三体》,讲话才有人听。有一个《三体》在中间,与其他的距离或近或远,这个近远不代表好坏,只表明关系。”

那比如现实主义文学,要不要写跟科学相关的东西?科学也是现实主义的一部分,如果完全不懂科学,可能就写不了。“像余华的《第七天》,我觉得就写得很失败,他虽然号称想要写现实,但又不够现实。也不光是他一个,许多上一辈的作家,对信息化世界的描述都非常糟糕,完全没有get到点,他们对互联网世界的想象往往是虚空的。”

1980年代的科幻读物 图据©青春川大

03/

要会写科幻“PPT”

姜振宇做过一个科幻产业的报告方案。中国科协发布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产业一年大概是600~ 800 亿的市值。在普通人心目中,科幻产业大概就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游戏,再加上科幻IP转化,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文旅项目。

姜振宇认为,科幻产业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它们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其中的关键在于,要提出什么样的、关于未来的需求。

“有可能是这种,也有可能是那种”。就好像PPT的价值,并不只是取代了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见过的幻灯片,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类交互方式。很多科幻小说的价值也在这里,它们贡献了许多新的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郫都区科创新城·科技馆 图©郫都区融媒体中心

所以,他们提出另一个概念:产业科幻化。“这个嗑怎么唠的?比如iPhone,划时代的产品,往前追溯它的源头,在Star Trek(星际迷航)里面,有一种小道具,一个小小的平板,能够控制遥远的飞船。这不就手机、iPad的雏形吗?这种作品,不是直接预示了一个未来产品,而是提出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冷战期间,美国成立了一个组织DARPA,设在国防部下面,中文名大概可以叫作“预先研究计划局”,独立于各个军种,初期不少科幻作家参与了这个部门。美国国防部、美国宇航局的许多重大计划都是来自他们的小说启发,比如地球通信卫星就是源于科幻作家克拉克的设想。

之前有段子说,“美国人做‘PPT’,中国人来实现”。姜振宇觉得这个做法不对,中国人应该自己来做‘PPT’、讲述未来的故事。至于怎么做,就涉及一些未来科技的应用场景、未来的产品,以及人类未来的故事。

幸运的是,中国开始重视“未来叙事”。今年10月,2023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召开,深圳也将在11月举办未来论坛。姜振宇认为,北上广深,讲未来没有问题,非常前沿,非常国际化,但不是只有北上广深才是未来,西部也有未来,关键是‘PPT’要有西部特色

“比如长虹,西部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它需要的就是一个‘PPT’。当然这是一个开玩笑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注重前沿科技研究、颠覆性创新、探索发明等等。”

2019年的长春航空展上,中航环球推出了一个堪比星球大战的计划——“南天门计划”。这是一个关于未来飞行器设想的一揽子计划。第一次亮相是在展示了中国未来太空军事的发展路径,包括了鸾鸟空天母舰、白帝和玄女战斗机以及承影巨型机甲等未来战斗装备。计划一公布便震惊了世人。

来自前沿航空的企业,写出了非常高级、科幻的“PPT”,让姜振宇感到异常兴奋和惊喜:哇,终于有人往这个方向想了!

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或企业家能听明白“PPT”,但还是会觉得聊得太高了,够不到。“这很正常,那些看似很理念化的东西,关键是怎么落地,那就需要场景。比如智能家居,在科幻小说里是非常初级的应用,现在已经实现了。”

姜振宇老家在浙江衢州,小时候是“县城做题家”,一路本硕博读下来,走上学术道路,他觉得是一个偶然。他还记得,读研究生时,他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回老家做个乡镇企业家。因为亲戚朋友做企业的多,熟门熟路。

读博士时,他是中国第一个科幻文学博士,媒体还来“猎奇”报道过一番。他发现科幻这个领域,没有其他人在做,自我感觉还不错,“有些想法还是能够说服人的”,就在这条路上走了下去。

博士毕业,他几个城市之间选择,最终是科幻把他带到了成都。“毕竟科幻的半壁江山都在成都。”让他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几年前,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组织去资阳采风。晚上吃饭时,资阳宣传部的一位领导跟他聊起赵海虹、王晋康等科幻作家的作品。

一般在这种场合,别人会问两个问题:西游记是不是科幻?我昨晚做了个梦,能不能帮我写出来?资阳领导的科幻素养,让他刮目相看,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成都搞科幻有前途?《科幻世界》还是有功的,毕竟一本杂志几十年的积累在这里。它让很多人对科幻不陌生。一般人他不一定非常熟悉科幻,或者能跟进前沿的动态,但他知道这个东西在我身边,这种感觉很奇妙。

编辑 苏静 据YOU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