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麻与胀痛

原创 王元启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浑身不舒服,有的是酸麻难忍,有些则是胀痛不堪,该怎样认识酸麻与胀痛呢?

我们前面说了,生物体都有自我保护机制,一旦健康状况不佳或能量供应出现障碍,身体往往先抛弃末端来保护中央。

古人常说举一反三,知常达变,圣人举一隅之“常”,智者反三隅之“’变”。只有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常规,你才能应对变化,防患未然。

正常状态下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优先考虑”谁或者“放弃”谁,而病理状态下人体内能量的分布却有不均。医学是让人体恢复平衡的学问,即体内气血津液等能量的输布达到均平,既无太过,又无不及。

一般来讲,一个正常人不应该有酸麻胀痛的表现,就算是有也会在简单调整后迅速消失。但如果长期持续出现,并影响生活质量,那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中医分类法中,习惯将病症分为两大类:一为虚;一为实。

虚证与实证是疾病的两大方向:久病者必虚,久虚者必实,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虚实即统一又对立,就像我们传统中阴阳的智慧,是转换的、活泼的,而非绝对的非黑即白。

虚症,顾名思义,是能量不足所致,即身体内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匮乏。

虚证多是慢性病,常出现在中老年人或者体质虚弱的青少年,虽然没有明显的病理色彩,但会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经期和产后亦会呈现出虚弱状态,这跟气血的流失有很大关系,所以女性在经期和产后尤其要注意保养。

现在人常说“感觉身体被掏空”,这实在是对虚证最直白的描述。

而实证多是因为“有余”,正所谓“有余为实”。堵塞血管的瘀血为实、不能正常消化的食物为实、阻滞皮肤孔窍的水湿为实、郁郁寡欢胸闷气滞为实,甚至连便秘也是实。

依虚实而言,酸麻多属虚证,是体内气血津液不足、不能到达四肢或身体局部以滋养骨肉筋脉所致,绝大多数腰腿部的酸麻就是此类。

这些感受以前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以从事体力劳动者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这些症状,真是让人费解。体质的衰退需要引起重视。

胀痛多为实证,是体内气血津液运行的通路受阻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气滞作胀”。

比如暴饮暴食后会出现腹部胀痛,这往往是因为肠胃的通降(下行)道路受阻所致,实在难受的话可以酌情服用槟榔四消丸,或者木香顺气丸。

胀痛以头部最为多见,这往往跟头部气机的逆乱有关,我们通常称之为“风”,最家喻户晓的莫过于曹操的头风,为此还折了一位中医界大咖,华佗。当然,情绪不佳、瘀血、寒湿,都会引起头部的胀痛;腰腿部胀痛则更多是由于淤血或者寒湿阻滞。

现在年轻人最常见的是头部的胀痛和腰腿的酸麻。腰腿的酸麻是局部虚,究其根本为气血津液的不足,俗称肾亏;而头部的胀痛则是局部的实,多因肾亏导致的虚火上攻。

局部的虚,必然导致局部的实。而医学,就在虚与实的奇幻世界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