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每年的6月18日,是一个令很多女人狂喜、男人流泪的日子。
而1815年6月18日,也是一个绝对不简单的日子。
它或者令人狂喜,或者让人发疯——决定欧洲命运的那场滑铁卢战役,就在这一天,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近郊展开。
那是一场炮火纷飞的两军对垒,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与此同时,还有无数闻不到硝烟的战场上,也有两方将一决雌雄,赢家坐拥天下,输家洗牌出局!
是啊,那是成千上万投资者——噢,不,确切的说是投机者——的巨大赌博!
该死的,这真的是在赌国运啊!
此时,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气氛十分凝重,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大英帝国的公债(consols)价格将一滑到底,大概率将沦为废纸;而如果英国胜了,米字旗的荣光将照耀大地,英国公债的价格也将一飞冲天。
凭借着强大的情报系统,坐镇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内森提前知晓了战争的结局,先通过抛售持有的英国公债,诱导其他债权人赶紧贱卖手中的“无价之宝”,自己再伺机以低价收购这些真正的【无价之宝】。
于是,当滑铁卢战役真正的战报抵达英国时,英国公债的价格顿时成为“纸黄金”,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这样的“左手换右手”,就狂赚了20倍!
其公债收益,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就这样,以内森为代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只要间接左右着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这个家族也就控制了英国的经济命脉。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迹,只是那个时代各路新兴银行家家族走上历史舞台的一个缩影。
如《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提及但未明说的是——
事实上,欧美一众或有名或无名的家族,都是在17世纪开启的历史新节点,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加入并逐渐主导现代金融业的历史走向。
如今,无论我们身处西东,个人的命运多少都会被这种制度——即【货币的新概念与新形式】——所影响。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世界的货币概念和形式发生了剧烈变化。
最直观和具体的表现,就是纸币的广泛应用——到了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时,人类历史上银行发行的纸币量第一次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量。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高速发展,让铁路、矿山、造船、机械、纺织、军工、能源等新兴行业也产生了空前巨大的融资需求,这是传统金匠银行那种低效、刻板和极为有限的融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的。
当然,前述两者是互为因果,交替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技术共同促成了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巅峰辉煌——货币,可谓是“帝国之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货币以及其发展历史,似乎显得很不重要。
原因似乎比较表面。
你看,中西方的历史,什么王朝更替,基本逻辑都是什么大吃小,然后强国内部腐坏,当权者不再居安思危,各种搜刮民脂民膏、耽于享乐,然后民不聊生,最后揭竿而起。
不过,王朝兴衰的原因不见得只有一个,而是各种原因同时促进的结果。
比如,明王朝亡于崇祯之手,但崇祯朝的内忧外患还有个“没钱”的隐藏原因。
说白了,兵荒马乱的时候,尚有余钱的世家大族,更愿意把【白银】藏在家中地窖,而不是花掉,而社会流通的【白银】减少,商品流通减速会导致经济持续衰退,由此引发负面循环。
更重要的是,国家没银子,军饷就发不出来,没钱怎么打仗?
瞧,这些在大多数历史书上可不会明着写。
与之相似的,是西罗马帝国的衰败。
自打崇尚来世享受、当世禁欲的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罗马上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风情,缺钱的中下层日子过得相当拧巴,因为教义限制高利贷,金融发展得并不好,而有钱有钱的中上层继续秉承享乐主义。
综合来说,西罗马帝国末期的国家金融发展缓慢、经济处于下滑期,而雇佣兵制度的发展让一帮高级将领可以拥兵自重,恰似无冕之王。
皇帝如果不能通过对军饷——即货币——的控制来影响军队,那么,军阀一旦起了二心,那就可以随心所欲。
要知道,如《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告诉我们的——古罗马帝国早期的那些皇帝,如奥古斯都、提比略、图拉真等,可都是知道通过铸造印有自己头像的通行全国的钱币能加强君权维护统一的个中高手!
虽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如果罗马帝国在引入基督教成为国教时,对部分思想进行改造,尤其是避免教义影响经济,在宏观战略上沿用希腊城邦的那种“贸易立国”思路,鼓励由国家信用背书的信贷体系,鼓励货币与商品的流通,形成“大一统经济市场”,帝国的衰亡是不是就会缓一些?
要知道,之后还有一个威尼斯共和国虽然也信教,但可不那么纯粹,这个国家的各个区域就是靠着发达的贸易凝聚在一起。
我们说货币是“帝国之柱”,本质上说的是【货币】代表的【信用体系】,信用体系的完善能通过刺激商业发展促成经济发展,而繁荣的经济对提升国家实力,虽然不像各种宏伟建筑或军事设施那样看得见,但是正像二战期间利用假币搅乱他国金融秩序也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软刀子”亦是可以杀人于无形。
读史让人变得聪明,但货币史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往往被我们忽略。
如果我们有时间静下心翻读这套由贝页图书出品的《货币文化史》(全六卷),可能会逐渐发现那些大历史夹缝中一些被我们忽略掉的细节。
这套分为六卷,分别是:
《货币文化史Ⅰ:希腊罗马时期钱币的诞生与权力象征》
《货币文化史Ⅱ:中世纪黄金的盛宴与贸易兴起》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
《货币文化史Ⅴ: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
《货币文化史Ⅵ: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
各自以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帝国时代、现代为历史语境,每卷都通过概述、货币及其技术、货币及其理念、货币宗教与仪式、货币与艺术、货币及其阐释、货币与时代等若干章节,给我们阐述不同的时代,货币是以怎样的形式扮演“帝国之柱”这个重要角色。
在金属货币年代,限于技术限制,金属货币往往没有“全国统一的【严格】标准”,往往使得金银铜钱的购买力和它的币材价值不符。
除了常说的“劣币驱除良币”,最大的风险就是社会信用危机,如果还叠加什么干旱暴雨(天灾)或异族入侵(人祸),天下要是能太平那就见鬼了。
而货币的出现必然也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这点东西方都一样。
如东汉赵壹曾慨叹“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南朝的周文郁则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到了莎翁的年代,不只有传世的《威尼斯商人》,更有《雅典的悌蒙》(Timon of Athens)中的黄金颂“隔着时空呼应”。
正如开头所提及的,纸币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让货币进入到了新时代,世界性的货币当仁不让地成为一种威力不亚于原子弹的“国家级战略武器”。
到了今天的数字货币时代,货币一旦摆脱了【形】,真正成为了一种“概念”,它对于时代的影响可能远超过去几千年!
换个角度看,货币从无到有,从有形到无形,本质上是一个迭代,但迭代这个过程,必然是“混乱”的,正像我们投资股市,“混乱”的波动才能套利,当代货币制度演化所伴随的“波动”,也必然“有利可图”。
虽然我们很难说这种“利”具体包括哪些,如何从容怎么获取,但历史毕竟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6卷《货币文化史》“以古鉴今”,为当下的思考与决策进行一些参考,这才是一种【现实主义】或【实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