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 曹露婷 杨子宸
9月第一天,对62岁的刘阿姨(化名)来说,意义非凡。“太清楚了,看得很舒服,就像重回18岁!”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病房内,她兴奋地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视力。之前,刘阿姨还因为看不清墙上的挂钩,连挂个勺子都费劲,如今视力恢复到1.0,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好。
刘阿姨在看窗外风景
刘阿姨近距离刷视频,清楚看到小字
视觉质量突飞猛进,要归功于她接受的一台目前全球先进的眼科手术:8月31日,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主刀了国内首例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Vivity IOL植入手术——不到20分钟,解决了刘阿姨的白内障和老花问题。
姚克教授(右一)在做新晶体手术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据此估算,在我国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袭。
中老年人群的视觉需求不断提升,相对应的视力问题亟待解决。这中间,眼科领域高新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晶状体的升级,功不可没。
眼睛像被蒙上纱,她被查出白内障
刘阿姨是重庆人,一直留在杭州照顾家人。
“去年感到视力变差,眼前像蒙了一层纱,还怕光。” 在厨房忙碌时,刘阿姨经常找不准墙上挂钩的位置,挂个勺子都相当费劲。平时地板脏了,她也很难发现,打扫卫生的活儿自然落在女儿唐女士身上。
“以前刷手机,戴上老花镜也够用,后来戴眼镜也看不太清。”尽管感到眼睛不堪负荷,刘阿姨也没有告诉家人。
今年初,刘阿姨跟老友们一起打麻将,打着打着,连牌面都看不清了。“大概就一个手臂的距离,真的看不清。”她比划着告诉潮新闻记者:站会儿再坐下,似乎又能看见,但维持的时间不长。
唐女士发现后,第一时间带母亲到当地医院就医。检查结果显示,刘阿姨双眼都患有白内障,已经到了要手术的程度。
但选择到哪里手术,做怎样的手术,唐女士很慎重。“我查过很多资料,也问过许多朋友,一心想请姚教授给我妈做手术,花了两个月终于抢到他的号。” 唐女士希望,母亲术后能够自如生活,看得清晰又舒适。
国内第一个“吃螃蟹”,术后世界清晰了
刘阿姨选用的是具备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不但能提供出色的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视力,临床验证其视觉干扰也极少。
刘阿姨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是首位使用这款晶状体的国内患者。
“她的白内障核不算太硬,但皮质非常浑浊,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要彻底解决。平时她的生活距离以远、中距离为主,例如接送孩子,洗碗、洗衣服等,希望拥有清晰的远视力和中视力,加上本身眼底条件良好,可以植入功能性人工晶体。”姚克教授说。
8月31日上午,浙江大学眼科医院4楼手术室内,姚克教授为刘阿姨做了手术。
姚克教授手术中
手术采用目前全球先进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技术,术中撕囊居中,全面护航手术,确保植入的高端人工晶体所能起到的屈光矫正效果可以达到更佳的状态。
做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水密……手术十多分钟就完成,过程行云流水,手术切口仅2毫米,刘阿姨的右眼几乎没有出血。
姚克教授(右二)团队为刘阿姨完成手术
第二天,医生为刘阿姨做了术后第一次检查:远视力达到1.0,中视力1.0,近视力1.2,人工晶体位置居中,角膜透明,几乎没有任何损伤造成的炎症反应。
姚克教授为刘阿姨检查眼睛
卢周煜医生为刘阿姨测中视力
“现在,地上的头发丝你都能看清啦!”医生说,随着后续恢复,视力还会有所提升。
大屈光时代,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提升视觉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姚克教授有个明显感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不断年轻化,门诊大约80%较年轻的患者会提出全程都能看得清的术后视力要求。
60岁还需要开车、看书、画画、摄影……中老年患者生活方式与日常用眼场景日趋多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与科学技术围绕着这些变化也在不断进步。
姚克教授将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新阶段称为“大屈光时代”——人们将以解决老花、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为导向,将白内障手术时间进一步提前。眼科医生可借助各类高科技对眼睛情况进行严密监控,如术前术中角膜导航检查、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系统等,实现术中的轴位定位、精准撕囊和预劈核,使操作更稳定、眼球损伤更轻。
“在屈光手术范畴里,我们又进行了细分。”姚克教授说,看近需求较高的年轻患者可以选用远中近三焦点人工晶体;退休人士对远、中距离要求偏高,同时要兼顾近视力的,可以选择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经过精准的屈光计算后,医生将适合的尖端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内,通过手术光学的矫正,仅一台手术就可完美解决多类眼病。未来,伴随不同人群的视觉需求,人工晶体的个性化光学设计还将越来越完善。
新闻链接+
请叫我智能晶状体
我是Vivity,有着淡黄色、圆圆的透明身体,长着两个“小耳朵”,是目前全球首个采用非衍射型波前重塑技术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获得2023年最具创新性医疗器械盖伦奖,通过中国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获批上市。
什么是波前重塑?就是在人工晶状体中“操纵”光,以两个光滑的表面过渡元素,同步拉伸和平移入眼光线,创建一个连续扩展的焦距范围。
相较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只能看清远处,我能让白内障患者获得清晰的远视力和中距离视力,以及功能性近视力。
听音乐会、看电影,烹饪、照镜子,打扫卫生、拍照,多种生活距离的用眼,都不在话下。
值得一提的是,我几乎不会带来任何视觉干扰(光晕、夜间眩光)。一项临床研究显示,90%植入Vivity人工晶状体6个月后的白内障患者表示视力良好或者非常好:在明暗光线下,不配戴眼镜均可看清远距离和中等距离的物体。
我是用疏水性丙烯酸苯乙烯酯等聚合而成,全球有 1.25亿片人工晶状体都使用这个材料。我的黏性特别好,能紧密贴在眼睛的囊袋上,这样会降低上皮细胞增生,对应的后发障发生率也会降低。此外,我的材质还能有效过滤有害紫外线和蓝光,无论是直射的阳光下还是用电子产品时,都能更好地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