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讷,是薛仁贵的长子,出生于公元649年。以城门郎的官职步入仕途,后来做到了蓝田县令。当时有一个倪姓富商贿赂的来俊臣,来俊臣让义仓数千石米给倪姓富商作为回报。薛讷作为地方主官坚决反对直接硬顶,理由也光明正大:“义仓是干什么的?那是为了应对百姓水旱灾害的备灾粮,你们为了一个人增加家产却要绝了一县百姓的命,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还直接把官司打到皇帝武则天那里,应该说薛讷的运气特别好,此时恰巧来俊臣的利用价值已经被武则天榨干了,没过几天就给咔嚓了,否则以来俊臣的卑劣手段,薛讷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武则天政治搞得不错,但是相比于太宗、高宗军事上着实拉跨。公元698年,后突厥阿史那默啜入侵河北,手中缺乏将才的武则天一看,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应该有家传的手艺,于是任命薛讷为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带兵抵御突厥人。武则天还是有点不放心,临行前特别召见了薛讷再次询问此次出征的战略战术。薛讷回答:“近年来很多边疆的少数民族频繁入侵、叛乱都是打着拥护庐陵王李显的旗号,现在虽然已经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如果您能不改变李显的太子地位,时间长了他们就没有借口了,边疆自然就稳定了。”武则天心里怎么想不得而知,但是此时恢复李氏江山的呼声很高,已经成了人心所向,武则天也只能满口应承。薛讷在幽州、并州边疆镇守多年,屡立战功。

公元713年,李隆基通过政变干掉姑姑太平公主,独掌朝纲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外用兵建功立业。他命令兵部尚书郭元振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在新丰举行军演。郭元振原本就不同军事,整个军演下来是乱七八糟,绝大部分的军队都是行伍不整军纪涣散,只有薛讷和解琬的部队营垒森严纪律严明,李隆基派使者轻骑前往薛讷大营宣召,但是营门都没进去。李隆基非常高兴,此时他正要对外用兵,正缺军事人才,对薛讷稍显无礼的举动不以为意,还盛赞薛讷有周亚夫之风。通过这件事也可也从侧面看出,武则天十几年的偃武修文让原本强横的大唐军队衰落成什么样子了,玄宗初期由于名将的凋零也让薛讷显得鹤立鸡群,成为开元初年重要的将领之一。

自从武周后期开始,突厥、契丹、奚族就经常联合起来频繁扣边,薛讷于公元714年建议恢复营州的设置,展开对契丹和奚族的讨伐,重建大唐荣光。当年七月,薛讷与左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兵二万人从檀州(今河北密云)出发讨伐契丹。杜宾客当时极力反对,他认为夏季炎热不适合作战,这个时候深入契丹境内作战很容易失败。而薛讷却认为:“夏月草茂,羔犊生息之际,不费粮储,亦可渐进。一举振国威灵,不可失也。”当时大臣都建议暂缓出兵,但是李隆基刚刚登基急于建功立业就同意了薛讷的建议。结果当年六月薛讷在行至滦水山峡中被契丹人伏击,唐军死伤百分之八九十,薛讷带着几十个骑兵突围撤回,契丹人给薛讷取了一个薛婆”(老怯如婆)的外号,唐军其他将领听说之后也纷纷撤军。战后薛讷把战败的原因全都推到崔宣道、李思敬等八人身上,李隆基把八人都给咔嚓了,作为主将的薛讷削职为民,战前提出正确意见的杜宾客被定了一个无罪。

同年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带领十万大军进攻临洮军、兰州、渭州之渭源县。当时李隆基手下可用的将领实在是太少了,只能让薛讷以白身带兵迎战吐蕃人,王忠嗣的老爹王海宾就是此战的先锋,唐军分别在武阶驿、长城堡取得大胜,斩首万余人俘获牛马武器无数,很可惜的是王海宾战死了。战后李隆基非常高兴,封薛讷为左羽林军大将军,恢复他平阳郡公的爵位,又拜其子薛畅为朝散大夫。

当时后突厥阿史那默啜总是跃跃欲试准备进攻大唐西北边疆,李隆基于是启用薛讷于公元715年出任凉州镇军大总管防御阿史那默啜。公元716年阿史那默啜被杀,大唐来自突厥的压力骤减。已经67周岁的薛讷赶紧趁机提出退休申请回家养老去了。

公元720年薛讷病逝,朝廷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

不论相比于薛仁贵那代名将,还是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这些后起之秀,薛讷的军事才能上都算不得顶级,但是在武周后期、开元初期,大唐将才凋零青黄不接之际,薛讷以将门之子的身份挺身而出,奋战于大唐的边疆,虽然没有特别大的战功,但是整体上保证了大唐边疆的安全,完美的完成了初唐和盛唐的衔接。而且他打的都是对外战争,值得后世铭记,所以特意简述一下他的故事。

李隆基评价薛讷:家代名将,国朝元臣,智涌泉源,气横雷电。庙堂之上,则宽而有谋,旗鼓之间,则勇而无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