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画的发展寄希望于健在的中青年艺术家。他1从20世纪走来,迎着新世纪的朝霞,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上世纪的社会动荡与激烈变革,以及在此过程中中国画所遇到的件折,它所受到的洗礼,还有它疾得的难得的发展机遇,都给现在的中青年艺术家有以深的体验与印象。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他们在先辈成就的基础上,克服各种困难与阻力,为中国画的革新付出了自己的艰辛。他们选的创作过程相互有差异,有的偏重传统,走“以古开今”的路有的偏向于“中西融合”,在融合中寻求创造的新机,同样是借鉴外国艺术经验,有的侧重于西方古典艺术,有的则侧重于现代:但是,他们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为创造有时代感的现代中国国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都怀着虔诚的心情学习传统,他们更怀着巨大的热忧面向现实生活,注意观察、体验现实中的人与自然。他们在一切外国艺术经验前面、头脑冷静,取分析态度,把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吸收过来,为新的创造服务。20世纪末的中国画面貌,正是由这些中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构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观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有一点使我们得到启发,那就是,凡是能感动人的作品,必然首先是感情真垫的。感情的真,是绘画必具的重要品格。绘画中的感情的真来源于作者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感受。来源于作者的素质与修养。其次是对技巧的重视,形成技巧的因素是脑、心、手的统一,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绘画技巧仅仅是手工技艺,是没有观念与思想的。其实,即使是纯粹的“手艺”,艺术家们也不应歧视,殊不知要真的掌握一门技艺,也是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之所以说上面一段话,是因为有人至今还散布鄙视中国画的言论,以为现代艺术崇尚观念,有了观念就有了一切以为在现代化的社会,用手绘出来的、写出来的中国画已无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其实,中国画是最有人性、最能真切传达人的感情的艺术表达方式。它的观念通过含蓄而有诗意的笔墨语言传达出来,在高科技社会,在重物质的新时代里,它以其丰富的感情内容和特有的精神性,感染和熏陶人的视觉与心灵。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近画家》丛书所介绍的中青年画家,都已有自己独立的艺术面貌,有的已在艺坛享有盛名。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艺术经历,他们的艺术主张与观念,肯定是人们,特别是热爱艺术的人们所关心的。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文/邵大箴/中国美术理论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