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回国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今年教育部留学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蓝皮书》统计了留学回国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和留学地区的情况——

性别&年龄

•男性占比43.43%

•女性占比56.57%

可以看到,女性占比略高。

•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中间。

学历

•硕士学位占比76.04%

•博士学位占比15.77%

据说平均每6个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中就有一个博士,可见学历真的越来越卷了,人均博士指日可待......

留学地区

海归人员留学地覆盖了59个国家和地区,单从硕士留学目的地来看,去英国读硕士的学生最多,占比37.51%,其次是美国(19.37%)、澳洲(16.07%)和中国香港(7.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学生优先职位以及平均年薪

留学生优先职位最多的是互联网行业,占比26.85%,其次是文教传媒(19.77%)和服务外包(11.43%)。而留学生优先职位的平均年薪为24.4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来看,2022年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薪资达到14680元,比 2021年的 13719 元/月增加 961 元,增长 7%。据调查,四成以上的留学生基本满意自己当前的薪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留学生占比80%

不过小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根据教育部的报告,有80%的留学生回国后都去了国企和事业单位,其中——

•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北京市属国企和非北京市属国企三类):49.94%

•事业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事业单位三类):31.33%

•民营经济单位(包括民营企业、民办非企业两类):8.61%

•其他占比比较高的单位是外企(3.22%)、会计事务所(1.12%)和律师事务所(0.4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纸文凭并不是出国留学的唯一目的,西方和中国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思想层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留学生和不曾迈出国门的学生有哪些区别呢?  

1、拒绝价值观和道德绑架

没有深切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或许很难理解这点。因为在中国文化当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深深地和别人联系起来的。每个人都被别人评判,每个人都评判别人。

而在西方社会,人是社会功能的一员,一个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开的。西方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中国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联系。

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由主义分子,西方人一般“不轻易评判(Don't judge)”其他人,所以非常不喜欢道德和价值观绑架,而Don't judge,亦是有教养的体现。

2、世界很宽广,容易接受适应各种环境

曾经有个留学生在微博感慨说,留学让她得到的不止是学历,更重要是获得包括“把自己丢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的能力”的各种能力。

而就像会两种语言的人更加容易学习第三种语言一样,留学期间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会让留学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在国外呆久了以后,会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单一国家里。同时更换环境的心理障碍也小很多,你会不觉得那是件有多厉害或多困难的事。
  

3、辩证地看待问题

有过留学经历的学生,大多不会盲目追捧或者贬低西方或国内情况,他们经常会对比中西两种文化和观点,开始理性的分析中西两边各有的美好。

4、珍惜中国的各种美好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变得更熟悉和热爱中国文化——他们会开始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非常幸运。

会觉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感人,会非常珍惜中国文化中人情味的这一点。觉得中国人有一种忍辱负重如平常、总是要活下去的、非常令人感动的生命精神。还有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5、习惯尊重他人

这是西方人“独立”的价值观。因为不尊重他人的人在西方文化里很令人讨厌。

尊重他人大致包括:不抱怨,不影响他人,不麻烦他人,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轻易评判别人,等等。

6、善良,并坚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人

大多数西方人都是心态良好充满正能量的人,很少去抱怨自己国家或者他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都是如何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比较正面积极一些。

 

7、深刻的了解到世界的复杂性

对于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可能性,永远不把自己认为是“绝对正确”。(这既是大学学术训练的结果,也是经历的结果)。

 

8、认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留学生就业时,可以在工作中竭尽所能疯狂努力,但多数不会将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甚至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比起单纯考虑高薪厚职,更愿意去选择一份或许报酬略逊,但能让他们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工作。 
  

9、恋爱观受西方影响更加单纯一些

在恋爱关系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企图让对方的生活和你融为一体,你也不用刻意改变你原有的个性去迁就对方,这样的爱情反而容易夭折,即便结婚了,双方都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就像手里抓着一把沙,抓得太紧或者太松都可能会失去更多,尺度很重要,而且也不要去追逐海枯石烂永恒的爱情,只要当初两人都是真诚地爱着对方,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怨无悔,有情人会终成眷属。

 

10、尊重个性的自由

在中国,大多数家长不鼓励孩子的个性发展,都希望好好念书,以后有事业,有家庭,有车有房,这样的生活才是应有的人生,对别人各种各样的人生也缺乏包容心理,尤其是用一种多数人,集体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对错,这可能也是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的一个原因。

只求同,不存异,奇思怪想早早地就被扼杀了,想要活得与众不同的人在国内的压力比国外大多了,要顶住各种世俗压力,在国外,你会发现所谓的“怪人”太多了——每个人人生都不同,每个人都是怪人,于是就没有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