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松龄和杨宇霆,无论咋看,好似三国魏延杨仪的翻版。在刻板的印象中,杨宇霆就是奸臣,而郭松龄是一个赤胆忠心,拥护少主的悲剧角色。再仔细看一下史料,杨宇霆并没这么不堪,郭松龄其实也不正直。

同为父子,杨宇霆深得张作霖的喜爱,而郭松龄就不受张作霖的待见,而张学良却对郭松龄青睐有加,对杨宇霆则是充满忌惮,欲除之而后快!杨宇霆精通内务,郭松龄擅长军事,若俩人精诚合作,那张学良不会落得软禁数十年的下场。

若郭松龄的政治水平再提高几分火候,学会了忍耐,不跳出来反对张作霖的话,就算张作霖这把老骨头不被暗杀,也不一定活得久,待老张去世,军政大权最终会落入张学良手里,到时候,郭松龄想实现雄心壮志又有何难?

可惜,政治人物一旦有丝毫的不慎,性格短板没有及时弥补的话,肯定身败名裂,到最后脑袋都得搬家。郭松龄最大的短板就是性格,他一生恃才傲物,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早年生活极为落魄,混了多年也就是一个小军官,张作霖颇能识人,看出郭松龄是人中良材,没有立刻提拔他到要位上,先安排他做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非常清楚这点,张学良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因此他教学特别卖力,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除此之外,郭松龄天生情商不太高,对一些看不惯的人事,从来不肯放在心内,喜怒摆在脸上,使人敬而远之。张学良对这个老师,实在是太过于骄纵了。

1925年,奉军整编后共有6个军团,合计20个师,外加7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以及2个炮兵旅,兵力大约20万,实力雄厚,这才是张作霖手中的精锐老本,6个军团的负责人,分别是第一军团姜登选、第二军团李景林、第三军团张学良、第四军团张作相、第五军团吴俊升、第六军团许兰洲。

在20万中,张作霖把精锐中的精锐——第三军团交给了儿子学良,论兵力,第三军团约占奉系的30%;论装备,各式轻重机枪多达千余挺;论多面性,第三军团有两个完备的炮兵旅以及数个骑兵营和工程营。张学良把第三军团交给了谁?还不是最心腹的老师郭松龄么!

结果郭松龄手握重兵,选择了最蠢的选择,就是叛乱,他忘记了,第三军团并不是全部都服从他呀!他们真正的主子才是少帅张学良,结果显而易见,郭松龄败了,败得如此凄惨,原因有三:

其一、郭松龄度量太小了,他起兵叛乱时,第二军团的李景林也附和,2个军团合并起来,实力绝对大增,而郭松龄在干啥呢?他仅仅给李景林一个穷边热河,而他占据了富得流油的东三省,老李还会全力支援他?呸!很快李景林倒向了张作霖,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最基本的就是赏罚分明,而郭松龄就是不懂。李景林倒戈后,很快夹击他,因此郭松龄进退维谷,必败不可。

其二、郭松龄军队的家属,都被张作霖控制做了人质,而郭松龄一路下来,把物资财物抓得手紧,不会散财收买人心,只会高谈阔论大谈爱国,别搞错了,众将士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着你郭鬼子干,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什么,他们担心家属,军心慢慢低迷,直至崩溃,并变得不堪一击。

其三、郭松龄压根不愿意和日本人为伍,日本人一看这是榆木脑袋,掉头就支持张作霖。

他手上有点本钱,但水平不够,很快就给张作霖的奉军造成了极大的账面损失:
一,第三军团在叛乱中,损失约万余人。

二,张作相的第四军团与辽西警备部队的损伤也约两万多人。

三,李景林的第二军团在与冯玉祥的争斗中,精锐损失约万余人,杂牌全军覆没。

四,奉军第10军的一部分在参谋长兼炮兵司令魏益三的带领下,投降了冯玉祥。

五,奉系五虎将之一,同时也是第一军团负责人姜登选被杀。

此次奉系内战,总计导致奉军账面上减员了近五万多精锐,十多万杂牌。原来张作霖还能雄霸一方,完虐冯玉祥,力压众多派系,结果郭松龄一场叛乱,他实力大大缩水,对冯玉祥,他都不敢再出手,必须得拉下脸求助死对头吴佩孚、阎锡山等人,才干对冯玉祥开战,所以他恨死了郭松龄。为了打败郭鬼子,他不得不和日本暂时虚与委蛇,签了条约,但老张本来是没有诚意履行的,结果呢,日本对他恨得牙痒痒,干脆在皇姑屯把他炸死了。

老张本来威信极高,汤玉麟、吴俊升等人都对他表面唯唯诺诺,实则三心二意,老张镇得住,他想提拔张学良接班,这帮老人也不敢说什么。但郭松龄造反,把张氏父子的嫡系家底赔了精光,不仅老张说话的分量大不如从前,小张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他再也无法集中资源,搞出像第三军团那种精锐。

杨宇霆本就不待见张学良,认为他是阿斗刘禅,看看他重用的师傅反水了,是个黄口孺子罢了!张学良看着杨宇霆似笑非笑的面孔,肯定心里膈应坏了,但过错在他自己,难辞其咎,因此小张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在老虎厅,把杨宇霆和常荫槐一枪崩了,这平白无故增加的奉系内耗,其实完全没必要,除了给了日本人可乘之机外,啥好处都没有。

奉军在1925年12月,就已经死亡了。后来的奉军(东北军),虽然表面上看,仍然还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还在运作,但其实已经没有魂了。

反观杨宇霆,老帅在时,辅佐老帅,出谋划策,东北那样的地理环境,历史氛围,处理起外交来亦得心应手,使东北至少不落于日寇之手,老帅死后,虽有些托大,但至少不像郭白眼那样起兵造反,该出谋划策时依然才智尽出。由此想到,如若当初老帅给张学良选择老师的时候选择的是杨宇霆,东北历史乃至中国历史定会改写。但历史就是历史,不会改变。

杨宇霆这个人确实没郭松龄胆子这么大,造反作乱的心从未有,他一生就是为了张作霖而活,他和张作霖的关系,就像狼狈为奸的惺惺相惜,张作霖是狼,有实力是说一不二的行动派,而杨宇霆就是狈,只能依靠张作霖生存,为他竭尽全部的心智,对张作霖,杨宇霆感情很深,不遗余力,他却忘记了,老张总有一天会寿止,下一代接班人是张学良,偏偏杨宇霆就像杨仪一样,空有才华,却目光短视,又或者他认为自己是一柱擎天的丞相,在小张眼里,他只是个该杀的下属而已。

郭松龄和杨宇霆的下场和杨仪魏延,殊途同归,看来,性格决定命运没错,政治人物更要时刻警醒,如履薄冰,否则,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