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晴空云鹤武汉学区系列第71篇,文章有6000多字,可能有点长,本来想改成两三篇文章分开来发的,但考虑到内容的完整性,还是建议您一次性耐心看完,相信会收获颇多。

近期有消息说,2024年武汉市初升高的分配生政策会有新的变化,将可能改为指标到校的方式。具体政策如何?暂时还不得而知,最终以教育局官宣为准。

指标到校,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在很多城市早已开始推行了。

2022年,教育部明确要求,“要将优质普通高中学校50%以上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进一步压减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

实际上,各省市都已先后发文要求,优质高中(通常是省一级的示范高中),要将当年招生录取计划人数中不低于50%的名额,分配到符合条件要求的一般初中学校,尤其是向薄弱初中(民间俗称“菜中”)倾斜。

为此,晴空云鹤花费了一些时间,选取了全国25个代表性大中城市,主要就是国内知名的一二线城市和个别三线城市中的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区域性教育强市,各城市在地域分布上,基本上覆盖了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等各大区。

晴空云鹤逐一查阅过这25个城市教育局发布的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等公开资料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

一、25个大中城市的中考招生录取主要方式和比例一览

1、昆明:指标到校,2023年原计划100%,最终比例暂不详;

2、襄阳:指标到校,襄阳四中、五中,招生数的90%;;

3、合肥:指标到校,省示范高中85%;、

4、金华:指标到校,2023年75%,2025年增至85%;

5、沈阳:指标到校,2024年70%,2027年增至80%;

6、重庆:指标到校,70%;

7、苏州:指标到校,四星级高中70%;

8、上海:名额分配到区+名额分配到校,60%-65%;

9、宁波:指标到校,优质高中60%;

10、长沙:指标到校,60%;

11、银川:指标到校,60%;

12、南京:指标到校,四星级高中50%,优质高中70%;

13、北京:校额到校,50%;

14、天津:指标到校,50%;

15、广州:指标到校,50%;

16、深圳:指标到校,50%;

17、海口:指标到校,50%;

18、成都:指标到校,50%;

19、杭州:2023年分配生,占比60%;2024年改为名额分配到校,未来逐步增至70%;

20、南昌:均衡生,70%;

21、郑州:分配生,60%;

22、厦门:定向生,55%-60%;

23、福州:定向生,55%;

24、西安:定向生,50%;

25、武汉:分配生,50%;

二、上高中的三种方式中,名额指标分配招生将会成为绝对的主流方式

中考,可以说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第一个分水岭。因为高考还可以复读,但是中考却不能,只有一次机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不上高中,就要上职高(中专)。尽管职高也有3+2升学、高考班等模式(只能说,也有大学可以上,却很难上名牌大学),但家长们往往接受度相对要低一些,毕竟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学历普遍都很看重,这个问题短期难以根本改变。

顺便说一下,很多家长都有一个旧认知,认为高中和职高录取比例是“5:5”,认为只有50%的概率上高中,其实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晴空云鹤此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武汉学区系列69:武汉近10年普高率及北上广深杭州南京成都对比》,其中就提到了2023年,武汉市的公办普高率56.6%、公办加民办合计的普高率62.9%,低于北京、深圳、上海、成都,但高于南京、杭州、广州。

纵观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高中招生(初升高)录取办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统一招生(参加中考凭分数录取,俗称“裸考”)、名额指标分配招生(各地叫法不同且做法也有所差异,比如“指标到校”、“名额分配到区”、“校额到校”、“分配生”、“定向生”等)、自主招生(主要针对特长生择优录取)。

从最近两三年各城市中考改革的动向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1、优质高中的自主招生比例正在进一步压缩,通常比例在5%-10%之间、个别名校在20%以上。

2、名额指标分配招生的比例不断在增加,少则50%以上,多则80%以上,而且名额指标分配主要在本区之内,跨区招生会进一步减少。

3、与之对比的是,统一招生的比例也有所减少,意味着今后靠中考裸考这种方式上高中的比例将进一步减少,占比可能从现在的40%左右,进一步下降到20%-30%。

三、当前中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中考改革的方向也很明显,总体指导方针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均衡化,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公退民进”的原有教育格局,改变一味追捧热门名校、过度追求分数等失衡现象。

对于前者,通过“公(办)民(办)同招”、公参民学校全部转公办学校等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当然,还有一些有待继续深化和改进的地方。

对于后者,主要是通过调整优质高中的招生录取方式,将省示范、市重点等优质高中的招生计划,拿出50%-90%的名额指标直接分配到区、到校,将原来“名初”全面碾压“弱初”的“校际竞争”,变成校内竞争,这种方式将会大大降低家长们对少数热门初中的热捧,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区房的热度。

这种做法,跟高考的招生录取方式其实很类似。高考都是“省内淘汰赛”、而不是“省际竞争”。每个考生只跟省内其他考生竞争,根据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只有胜出者才能考上某某大学。在“地狱级竞争模式”的河南省,即使一个考生的成绩如果在天津能上一所211大学,但是在河南省他就只能上一所普通一本甚至二本高校。

四、值得关注的上海中考改革模式

2021年晴空云鹤就写过一篇文章《武汉学区系列8: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给武汉家长的启示》,其中就对上海中考改革方案进行过相对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纵观全国各大城市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上海中考改革方案是比较超前的,具有很好的引领性和参考借鉴价值。

简单来说,上海的高中分两类,指标名额分配方式分两种。

1、上海的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注: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高中,地位类似武汉外国语学校,归市教育局直属;一共只有5所,上海中学、上海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师大附中,前四所高中在上海统称为“四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约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5%

2、上海的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注:类似武汉各城区的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约占本校招生计划的60%

3、“名额分配到区”,全区所有考生都可以报考。(1)委属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80%指标要分到每一个区,各区内部排名竞争。(2)区属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30%指标要分到各城区,其中的90%-95%必须分配到外区,也是各区内部排名竞争。

4、“名额分配到”,分配给本区内的不选择生源初中,且必须在籍在读满3年,返沪生、往届生及跨区报名的都不符合条件。(1)委属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20%指标要分到具体的不选择生源初中。(2)区属重点高中招生计划的70%指标要分到本城区的每一所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

如果参照上海的中考招生录取方式,武汉外校、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武汉二中等招生指标,武汉各城区都可能雨露均沾。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等省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会分到武昌区的每一所公办初中。

五、部分大中城市的中考名额指标分配招生办法

(一)北京市的“校额到校”政策

2014年开始,北京就开始实施“校额到校”招生政策,当时名额分配比例仅为30%

2016年起,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50%,要求将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

校额到校资格要求:(1)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2)综合素质评价要达到B级以上;(3)中考成绩超过相应的分数线;(4)只针对一般公办初中,而重点高中的初中部、民办初中不能享受;(5)往届生、回户籍以及外省回京报考考生不能享受。

(二)广州市的“名额分配指标到校)”政策

1、省示范、市示范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用作名额分配(指标到校)。

2、省、市属重点高中(共10所)的分配招生名额,面向全市初中。

3、区属重点高中的分配招生名额,只面向本区内的初中,不跨区。

4、采取两级分配的方式,根据不同城区、初中的考生人数,来确定各个初中的分配名额数,然后再摇号随机分配。(除了成绩,也还要靠一些运气)

(三)浙江省的“指标到校”政策

2021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将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从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并逐步实现中考全省统一命题。”

1、杭州市的“分配生和指标到校”政策

(1)2023年省级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生招生比例,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60%,2024年改为名额分配到校,未来逐步增至70%。(2)不再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挂钩,名额分配将以中考分数为依据。这种做法,相当于在武汉不参考期末或元调成绩。(3)取消综合素质评分加分,占比5%,家长普遍认为主观性大,不太公平。

2、金华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浙江省开展“双减”工作试点地市,金华2023年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比例达到75%以上,2025年预计要达到85%以上。

3、宁波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60%,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符合条件的初中。

(四)江苏省的“指标到校”政策

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发文强调,“各地要认真落实热点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70%,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

1、南京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1)四星级高中的指标生比例,不低于统招生计划的50%;(2)其他优质高中的指标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70%

2、苏州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的四星级高中,指标生比例为各校区域内招生计划(不含自主招生、实验项目招生计划)的70%

(五)合肥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1、根据各初中的中考考生人数,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5%,按比例分配到市区各初中。

2、录取办法:根据志愿先后、分数高分依次录取。

3、不得设置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也就是说,高中不能单独设分数线门槛)

(六)重庆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1、重庆市重点高中招收指标到校生,按70%的比例分配到辖区内的初中学校。

2、中考考生不能跨区填报,只能选择本区高中。

3、7所重庆市教委原直属中学除外。

(七)沈阳市的“指标到校”政策

1、公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行指标到校政策。

2、2024年至2026年,指标到校生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70%,统招生占30%的比例。

3、2027年及以后,指标到校生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80%,统招生占20%。(这意味着,一旦失去指标生资格,通过参加中考“裸考”上高中的名额只有20%)

六、武汉市现行的中考分配生政策,为什么需要调整?

如果你看过晴空云鹤所写的“武汉学区系列”第10篇、第13篇、第21至39篇、第64至68篇,相信你对武汉市的中考分配生政策、各城区各初中的分配生格局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武汉市现有的分配生政策,本质上也属于“名额指标分配招生”这一类,也是把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50%名额分配给本区的各初中,而且分配生还可以享受额外降分30分的保障优惠。乍一看,好像跟其他一些城市的“指标到校”区别也不大,但是认真看各学校的分配生名额时,不难发现弊端很明显。

1、出发点不同。武汉市的分配生政策初衷应该是好的,但是实际执行中,事实上变成了重点高中提前绑定优秀生源的工具,这种出发点是有利于重点高中抢优质生源,让自己强者恒强,而不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2、分配对象。武汉市的分配生政策,并不是将指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的,有的高中压根儿就不分配哪怕一个分配生名额给某些普通初中,而且,获得分配生名额的初中,也是将指标分配到具体的学生,一旦学生中考发挥失常没有达到对应高中的最低分数线,这个分配生指标就会作废。其他城市新推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是本区重点高中将指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考生只要分数不太差,只需要跟本校的其他考生竞争,而根本就不需要关注其他学校比自己分数高的考生有多少。

3、分配依据。武汉市省示范高中的分配生数量,主要是根据初中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来分配的,而且跟自己利益关系更密切的初中,在分配生名额上给予了明显的倾斜。而当前一些城市新推行的“指标到校”政策,则主要依据各所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来按比例分配。

4、现状格局。武汉市各城区、各初中的分配生数量,呈两极分化的格局,马太效应突出,少数名初已经形成分配生的寡头垄断局面,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是背道而驰的。

七、武汉市如果推行“指标到校”政策,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1、同一个城区的初中学校之间将会趋于相对均衡化

“指标到校”政策是基于初中考生人数来计算指标人数占比的,学校的规模越大,考生越多,获得的重点高中录取指标就越多。“指标到校”政策,将原来中考的校际之间的竞争为主,变成了校内竞争为主,逐步缩小不同初中之间的差距。

打个比方可能更有利于大家理解,2022年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给武珞路实验中学的分配生是99人,给粮道街中学的分配生只有14人。如果武珞路实验中学考生1000人,粮道街中学考生600人,按照“指标到校”政策,假设省实验中学给武珞路实验中学的指标是100人,那么给粮道街中学的指标则应该提高到60人。

2、“名初普娃”最悲催,“普校牛娃”最受益。

如果你的小孩是牛娃学霸一枚,恭喜你!自主招生、指标到校、统一招考,条条道路上名高。

如果你的小孩,在普通初中能算优良水平,在名初只能算普通学生。参照“指标到校”的政策,在普通初中,迎接他的大概率是意外惊喜(获得重点高中的指标生),而选择去名初,他很可能面临的是“地狱级内卷模式”(最后勉强上一所普高甚至上不了高中)。

因为“指标到校”,你孩子的PK对象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其他考生,前者相当于你的孩子作为天津考生参加高考,后者相当于作为河南考生参加高考。最主要的区别是,你在哪里参加考试。(特别说明:这里没有任何地域黑的意思,只是用高考分省竞争激烈程度来类比。)

或喜或悲,尽在父母的规划与选择之中。

八、武汉市如果推行“指标到校”政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规划?

1、不要随意择校,瞎折腾可能一场空。

因为择校,现在失去的是分配生资格,将来失去的是指标到校志愿资格,得不偿失,如果不珍惜,将来很难可能欲哭无泪。有的家长认为分配生无所谓,很多考生都用不上。

分配生资格的作用,就像一根“保险绳”,大多数情况下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因为没有意外发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明年武汉市如果推行“指标到校”政策,而且“指标到校”的占比大概率只会越来越高,将来靠“裸考”上高中,机会大大降低了。

2、不要过度追求名校,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学区规划和选择。

3、“选区定终身,尽量选教育整体相对高、相对均衡一些、高中学校多一些的城区。同等情况下,优先选主城区。

4、选小学,更要选初中。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政策导向,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对于条件好的家庭,选择面更广。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如果有一定可以选择的空间,尽量优先选择所在城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公办初中,尤其是有多个校区且实力较强的初中,一个年级6个班以上(班型更丰富、师资力量更有保障)、同一年级学生人数最好在300人以上,这样的公办初中,保险系数会更大一些。

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只顾当前,不管将来。

作为家长,提前进行规划和选择,小孩未来的路才会走的更从容。

以上是晴空云鹤关于“指标到校”的一些分析和建议,仅供参考,最终以武汉市教育局出台的政策为准,届时晴空云鹤再结合政策具体内容另作分析。

读者朋友,您对“指标到校”政策有哪些看法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