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9岁的陕西姑娘,被父亲嫁到了与世隔绝的毛乌素沙漠,过上了住地窖的生活。刚嫁过门时,她哭了7天7夜,对这个荒凉贫瘠的新家毫无认同感。

谁能想到,15年后,这个哭泣的少女却享誉世界,国家都为她颁奖,创造了人生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85年,一个头戴白巾、身穿蓝衣的少女,骑着一头瘦骨嶙峋的毛驴,浑身颠簸地趟过了无边无际的黄沙,来到了毛乌素沙漠的深处。

她红肿的眼睛泛着泪花,脸上尘土飞扬。她就是19岁的殷玉珍,被父母嫁到了与世隔绝的荒漠之中。

那一年,殷玉珍的父亲带着羊群在荒芜的大漠深处放牧,突然刮起了沙尘暴,父亲迷失了方向,食物和水也快要耗尽。

就在命悬一线之际,一户姓白的人家发现了他,将他救了回来。

白家虽然贫寒,却很善良。他们将殷玉珍的父亲安顿在家中,还将自己仅有的粮食和水分享给了这位陌生人,殷玉珍的父亲由衷地感激白家的仁慈与大度。

为了回报白家的救命之恩,在一次小酌之后,殷玉珍的父亲拍着胸脯,把自己唯一的女儿殷玉珍许配给白家的儿子白万祥。

尽管殷玉珍哭闹不已,但父亲认为这是唯一能报答白家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殷玉珍被许配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家庭,开始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殷玉珍哭闹不已,却无法逃脱父亲的安排。

"你怎么可以不问我,就把我嫁到这个鬼地方来?" 殷玉珍抽泣着质问父亲。

"孩子,这里条件是苦点,但白家是恩人,我必须这样做。你要听话,嫁过来就是他们家的人了。" 父亲叹息着说。

新婚之夜,她红着眼睛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丈夫毫无好感。

然而殷玉珍很快意识到,生存才是这个荒芜的新家最迫切的问题。

正如戈里所说:“当命运逼你走投无路时,唯有勇敢地面对它,你才能打开新的大门。”

02

白家住的是一个半掩在沙丘里的窑洞,四周除了黄沙别无他物。

殷玉珍抱着枕头痛哭,整日不说一句话。她甚至设想着离家出走的路线。

婚后的第三天清晨,殷玉珍起床想要推门出去,却发现门被夜里刮来的沙子堵得严严实实。

她和才认识三天的新郎白万祥,不得不携手合力,拼命掏沙挖土,终于在日上三竿时总算打开了门,躲避了被活埋的危险。

成功逃生后,殷玉珍的心情依然低落。她整日垂头丧气,泪水模糊了双眼,与白万祥自打来到这里就没说过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悲苦地计划着逃离这个鬼地方。饿了就啃几口从娘家带来的玉米棒子充饥,吃完后继续躺在床上痛哭。

四个月后,担心女儿的父亲终于忍不住来看望殷玉珍。当他见到女儿憔悴消瘦,双手被沙尘烫得皮开肉绽,不禁痛心疾首。

本就有肝病的父亲受到巨大刺激,回家后病情恶化,终究没有熬过那个春天......

殷玉珍扑在父亲的坟前痛哭失声,内疚和悔恨充斥全身。

从那时起,她终于认命了,决定跟白万祥一起生活,迎接这荒漠生存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殷玉珍试着在沙丘里栽种蔬菜,可无论多用心培育,每逢狂风都会毁于一旦。

殷玉珍绝望地坐在地上大哭,她甚至想要轻生。然而生的希望让她选择了坚持,她意识到,与沙漠抗争是这个家的唯一出路。

"原来我是嫁给了这片沙漠啊。" 殷玉珍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她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白万祥无奈地劝慰道:“这片大漠我们逃不掉,咱们只能齐心协力生存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殷玉珍和白万祥正式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荒漠种树之战。

他们将家里仅有的一只羊卖掉,换得了600株树苗。

殷玉珍小心翼翼地在沙地里挖坑,栽下这些脆弱的小生命。白万祥则在树苗周围建起篱笆,以抵御风沙的侵蚀。

然而沙漠的考验从未停止,连日风沙让大多数嫩芽毁于一旦。

等风停沙消时,殷玉珍喜极而泣地发现,还有10棵树苗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成为殷玉珍继续战斗的希望。

为了获得更多树苗,白万祥外出打工赚钱购买,殷玉珍则每天辛勤地灌溉、除草。然而,沙漠的反击没有就此止步。

狂风肆虐时,脆弱的树苗根基难以抵抗风沙吹打,多次种植都以失败告终。

03

在一次风暴中,殷玉珍和白万祥种下的上万棵树苗被毁得一干二净。

殷玉珍悲痛欲绝,她看着漫天飞舞的沙尘,对着荒漠高声喊道:“我不相信治不住你!

从那时起,殷玉珍下定决心要战胜沙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和丈夫摸索出了用灌木格挡、蓄水保墒的方法,一点一点扩大绿洲面积。

到1999年时,他们已经种植了近3万亩的树木!当媒体报道他们的事迹时,殷玉珍夫妇终于走出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殷玉珍的绿洲面积快速扩大到了7万亩。

如今,开车穿行在林区,她能“检阅”自己的“手下们”。殷玉珍引进了适合沙地的经济作物,销售收入每年超过百万。

殷玉珍夫妇的事迹感染了周边村民,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涌现出了数百户造林大户。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随着殷玉珍的事迹走出大漠,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精神感染和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SARS肆虐,一位女企业家的生意陷入困境,她一蹶不振,生活和事业渐感绝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企业家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殷玉珍种树改善生态的报道,激励了她重新振作。

殷玉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她没有放弃,只手改变生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家巨大鼓舞,让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从那时起,这位企业家重新出发,渐渐走出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玉珍的故事感染和温暖了每一个在逆境中挣扎的人心灵。殷玉珍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只要心怀希望,就没有过不去的艰难险阻。

2022年,殷玉珍引进了高产的谷子新品种,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煮熟后糯香软糯,在市场上以每斤45元的高价抢购一空。

她还在沙地里辟出30亩地,种上了芬芳娇艳的沙漠玫瑰。殷玉珍计划将玫瑰加工制成玫瑰茶、玫瑰饼等创新产品,扩大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如今,殷玉珍依靠特色种植和养殖,一家人的年收入已达百万元。

展望未来,她计划通过种树、种作物和养殖畜牧的良性循环模式,不仅要让沙漠变绿,还要让沙漠富裕起来。

殷玉珍的目标是,不单纯治理沙漠,而是充分利用沙漠。

结语:

“我这辈子早就跟沙漠结下不解之缘了,跟沙漠没完没了!”殷玉珍笑着说。

在过去37年的治沙过程中,殷玉珍不畏艰难险阻,在家乡筑起了7万亩“绿色长城”。

她将荒漠变沙,带动民众致富。如今,旅游业、农产品已经成了这位农村妇女新的创收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1月,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殷玉珍荣获“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以彰显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毛乌素沙地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鄂尔多斯。

作为一名治沙人,殷玉珍说,每当她看到沙漠中出现绿色,就会由衷地感到欣喜与满足。

治沙绿化是她毕生的事业,获得奖项只是锦上添花。殷玉珍会继续战斗在绿化的最前线,让生命之花在荒漠中绽放

绿洲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殷玉珍用自己的生命在荒漠中创造出的奇迹,将永远激励更多人,坚定地生活,坚定地爱。

正如海明威所言:“世界上最强大的就是人的精神。” 殷玉珍用毅力与爱心创造了生的奇迹,展现了人类不屈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