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去年夏天被“雪糕刺客”刺痛的伤还没好,今年夏天,又被一杯酸奶背刺了。

前段时间,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在公众号发布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大家能接受一杯酸奶多少钱,最低68块,最高108块。

虽然茉酸奶给出的解释是使用的食材很高端,是榴莲中的精品“猫山王榴莲”,但最低68一杯的价格,连忠实用户听了都要摇头:68起步,这世界上没有你爱的人了吗?

之后茉酸奶很快给出回应,表示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是这个价格。可问题是,其它产品也并不便宜:招牌产品牛油果奶昔价格29起,苏丹王榴莲系列38起,其它“酸奶+水果+坚果小料”的组合也都在20元以上。

难怪有网友吐槽说:「只有在大喜的日子,才敢点一杯茉酸奶」。

那么,在喜茶、奈雪等茶饮品牌都在比着降价,瑞幸、库迪更是在9.9价格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是谁给了茉酸奶越卖越贵的勇气?茉酸奶又为什么越贵越火呢?

01

先说明,给茉酸奶勇气的肯定不是梁静茹,而是茉酸奶扛起的健康大旗。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是,大家总觉得和奶茶、果茶比起来,酸奶显得好健康。

无论你胡吃海喝了多少东西,只要在最后喝了一杯酸奶,你都会觉得自己今天特健康,特养生。有同感的同学可以在弹幕扣1。尤其是在近几年健康饮食风潮的加持下,喝酸奶成了比喝奶茶更好的选择。

茉酸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以它的王牌产品,牛油果酸奶奶昔为例。

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小程序点单页,你都能看到一行放大加粗的广告语: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

这行字就像海妖塞壬的呼唤,神秘且充满诱惑。众所周知,在多年坚持不懈的营销下,牛油果已经成了健康的代名词。

而用牛油果加上酸奶,再加上一把据说可以让人快速饱腹,有减肥瘦身奇效的巴旦木仁,谁还能说这是一杯饮料呢,这分明是十全大补的神仙玉女水。所以哪怕价格贵了点,也还是有很多人咬牙为茉酸奶买单。

另一方面,茉酸奶敢定高价,也是沾了喜茶们的光。

2017年,喜茶在上海开出首店。当时社交媒体上就频繁有“喜茶新店前排起长龙”“黄牛代购”等热搜。无论是主打品质高端还是第三空间,人们都好奇“30元一杯的奶茶到底是个什么样?”回过头来看,如今博主们打卡茉酸奶,从排队体验到口感口味、价格热量测评一应俱全,就像极了当年喜茶奈雪刚火起来的时候。

也是在经历了喜茶、奈雪的“教育”之后,市场对于现制饮品价格的底线变高了。

据2019年《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当时消费者对单品价格的偏好就大多在15-24元之间,甚至25-34元也有28%的消费者可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今天的消费者来说,30多元一杯的茉酸奶虽然不便宜,但也没到“离大谱”的程度。

真正让大家觉得离谱的,是茉酸奶用昂贵的价格,打着健康的名号,原料却疑似有植脂末、葡萄糖浆和乳化剂等黑科技。

另外,说是酸奶,茉酸奶的本质却是奶昔。奶昔,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奶昔是源自美国的一种中低等黏度的半液体甜品,主要由牛奶和冰淇淋/刨冰经过晃动混合而成」。

也就是说,玩了半天高端酸奶的概念,茉酸奶可能连酸奶都算不上,只是甜品。

由此,也不得不佩服茉酸奶的包装之高明:卖的是高甜度奶昔,戴的却是酸奶光环,身穿一袭纯天然绿色长袍,让你下意识就把它归到“营养健康”那一栏。

02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自称酸奶实际卖奶昔的品牌,怎么就火了?

其实,茉酸奶诞生已经快10年了。2014年,一个叫赵伯华的男人在上海临港开了家酸奶店,主打产品是“新鲜水果+酸奶”,讲究的是新鲜、现制。

一开始茉酸奶的定价就高于普遍的茶饮价格:木瓜奶昔售价16元、牛油果奶昔18元、榴莲系列20元。

当时的现制饮品市场,还是Coco都可、一点点的天下,十几块一杯,平价甜蜜。相较之下,“高端”的茉酸奶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五年内才开了7家店。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茉酸奶都是个 “小透明”,这种局面在另一位合伙人顾豪加入后才发生改变。

顾豪原本是一位口腔医生,通过开甜品店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涉足过咖啡、烧烤、火锅等多个餐饮业态,但都没做出什么成绩。

2020年顾豪看到了茉酸奶,于是他找到赵伯华,以45%的股份入股,并开始带领茉酸奶在加盟和营销上发力。

如今打开某书,关于茉酸奶的安利已不在少数。门店数量也从当初的7家到突破一千家。

这当然可以归功于开放加盟、借助自媒体推广营销等措施的实行。

但说到底,茉酸奶能火起来,还是乘了行业的东风。

如果把新茶饮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上下两个半场,那么上半场,大家关注的是,奶茶里还能加什么?君不见,油柑、黄皮、刺梨等一系列小众水果,都被茶饮公司加进了饮品里打造爆款。

各大品牌卷得昏天黑地,可消费者的新鲜劲正在过去。大家关注的不再是新品推荐,而是当我们喝下一杯奶茶时,我们会喝掉多少糖。

于是,在茶饮的下半场战事中,奶茶品牌们开始在自家的故事里,反复向外界强调:我们家的饮品0糖、无糖、无添加。在这种追求健康的消费风潮下,自带健康光环的酸奶,毫无疑问成了最适合的追捧对象。

而如果追溯“为啥酸奶会给你营养健康无公害”的深刻印象,这还要从酸奶的发展说起。

03

如今一个较为流行的公认说法是,酸奶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

当时,那里生活着游牧民族色雷斯人,色雷斯人需要运输羊奶、牛奶到各地去卖,但新鲜牛羊奶的保质期十分短暂,有人就想出用宰杀后的动物的胃或羊皮袋作为容器以隔绝空气、延长保质期的办法。

结果,鲜奶在容器中变得又酸又厚又稠,色雷斯人品尝后发现,这种转变不仅没有使奶坏掉,反而增加了一种别样的风味,同时延长了奶的保质期,喝完后胃里感觉很舒服。

他们又将变酸的牛奶与煮过的正常牛奶混合,没多久,全部牛奶都变得又酸又稠。这就是最早的酸奶。

后来,色雷斯人把这种酸奶带到了希腊、保加利亚等地,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而说到保加利亚,想必你们一定都听过那个长寿村的故事。

故事来源于俄国科学家梅契尼柯夫的一项研究。

当时,梅契尼柯夫正在研究肠道微生物与长寿的关系。在翻阅了几十个国家的资料后,他发现生活在保加利亚的百岁老人最多。进一步研究保加利亚人的生活与其他因素之后,梅契尼可夫认为,保加利亚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长期大量地饮用酸奶。此后,酸奶跟长命百岁、健康等关键词就高度绑定在了一起。只不过纯正酸奶本身非常酸,所以能接受它的人并不多,一开始酸奶也只能被放在药店,当保健品卖。

直到八十年代,达能集团的市场营销副总裁Frank Palantoni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酸奶的推广方向:酸奶要想卖得出去必须得加糖。

一边加糖,一边还要强调酸奶的功能属性,好吃又有营养,是食品界的六边形战士。1977年,达能公司在格鲁吉亚山区拍摄了一段长寿主题的广告片“Georgians over 100”。片中百岁老人们锄地、劈柴,健步如飞,美国消费者被深深震撼,从此喝酸奶寿命长、身体好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同时酸奶公司还专为女性消费者定制“减肥功能”,在一则Yoplait Light的电视广告中:一位女性边吃酸奶,边看着墙上的比基尼,如此大概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她终于开心地放下酸奶,穿上了比基尼。

就这样内外兼修,连创新带忽悠的发展了一个多世纪,酸奶的健康人设早已家喻户晓。因此,酸奶本身在消费市场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一直很高。

有机构数据显示,我国酸奶制品销售额,从2012年的45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2%。

在整个乳品市场中,酸奶制品的占比预计在2024年提升至42.2%。也就是说,在现制酸奶还没流行起来之前,酸奶就已经拥有了非常稳定的受众。

所以茉酸奶能火起来,怎么不算是一种成功呢?

当然,成功背后,还有被无限放大的酸奶饮品的溢价。

像当下酸奶圈的“爱马仕”Blueglass,一杯酸奶人均客单价在40元左右。

且每一杯酸奶的前缀都长得惊人,直接把各种跟健康保养有关的Buff叠满,什么:1000亿活菌,冷萃酸奶,分子爆珠,胶原蛋白肽,VC花青素......仿佛你买来的不是一杯酸奶,而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灵丹妙药。

而如果追根究底,这些现制酸奶饮品也真的没有它们宣传的那么健康。比如说热量方面,为了保证口感,几乎所有酸奶都会添加大量的糖,0糖、无添加也都是伪概念。

如果你为了减肥天天喝,那大概率要越喝越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说酸奶里有1000亿活性益生菌,且不说在经过一系列运输、加工后酸奶里的益生菌还有多少。就算益生菌没有丝毫损失,全部进了你的肚子,在胃酸的作用下,也几乎是没什么益生菌能存活下来。

最后,如果你仔细看看现制酸奶们的宣传,你会发现大家卷的也是加料。

什么丹东草莓,什么马来西亚苏丹王榴莲,还有字我都认得,但组合在一起我真不认得的胶原蛋白肽针叶樱桃VC、薄荷蓝莓藻蓝蛋白胶原益生菌分子爆珠。

有知道这些是什么的,麻烦在评论区给大家科普一下。总之就是,不确定吃下去是不是真健康,但一定要看起来就健康活力满满。

当然,现制酸奶的这种叙事主打的就是一个信则有,铆定的是一批特定消费者对于新茶饮品质的需要。而且这样的故事也相当受资本市场欢迎。

比如去年刚成立的王子森林,已经获得千万级战略融资。Blueglass、丽茉酸奶也都是资本青睐的对象,一如之前的咖啡和奶茶。但这样的场景,倒也似曾相识。

毕竟早在几年前,喜茶、奈雪们已经重复了好多遍这样的故事。

如今也已经回归了它们应属的价格区间。至于相似的故事,会不会迎来相同的结局,那答案,或许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参考资料:

1、《36块一杯的茉酸奶,都是谁在买?》

2、《40一杯的茉酸奶太贵?人家卖的是喝完皮都展开了的神仙玉女奶》

3、《茉酸奶走的路,有一半是喜茶铺的》

4、《茉酸奶,不是你以为的酸奶》

5、《45元一杯的网红现制酸奶,要走喜茶老路?》

6、《30多元一杯的酸奶,我快喝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