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张良和大力士等一行人刺杀秦始皇,因行动失败而四处逃亡。逃亡途中,张良曾偶遇了一个叫黄石公的老人,并得到了一本天下的奇书,该书并非司马迁所说的兵法书,因此打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生格局,开始辅佐刘邦成就大业。那么,张良为何要刺杀秦始皇?他得到的是什么奇书?为何他要辅佐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兵灭掉了韩国,国破之际张良的家也破了,原来身为宰相的张良父亲,因为眼见韩国灭亡而含恨而终老。从那时候起,20岁的张良是恨透了秦始皇嬴政,他发誓要报灭国之仇。

为了报仇,张良把全部的家当投入了反秦大业,张良为了执行刺杀任务,准备了整整12年之久,他最终确定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刺杀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打造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然后选出天下第一的大力士,让大力士手持120斤的大铁锤,直接砸死嬴政。张良花重金打探到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的行踪之后,他还掌握了一个关键的消息,秦始皇的轿辇很容易区分,因为他和其他的马车相比,他的马车是六驾,也就是说有六匹马为他拉车。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张良和大力士等一行人就开始行动了。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秦始皇的车队有36辆王车,由此可见,秦始皇为了防止别人去刺杀他,可谓是煞费苦心的。

秦始皇的车队经过他们的埋伏点后,张良命令大力士向中间那架最豪华的王车冲去。勇猛的大力士就迅速冲到了那架马车前,抡起铁锤把那个马车砸了个粉碎,里面的人也随之一命呜呼了。

就在大力士和张良高兴之际,秦始皇居然直接从后面那六驾的马车上安然无恙的走出来了。预感砸错车的张良立即从草丛中逃走了,愤怒的嬴政发布了大索天下的追捕令去通缉张良。可曾经的韩国贵子是一夜之间,成了被通缉的罪犯了,他不得不过着四处逃亡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逃亡中,张良曾在江苏邳城圯桥处,偶遇了一个叫黄石公的老人,并因此得到了一本天下的奇书。

这一历史故事,曾被司马迁完整的记录在了《留侯世家》当中。司马迁笔下张良所得的奇书,是一本名叫《太公兵法》的兵法书,书作者是姜太公。然而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实际上张良那天所得的奇书并非太公兵法,而是一本名叫《素书》的书。

这个谜底是何时被揭开的?在汉末赤眉起义的时候,张良墓被盗,原来在张良的墓中竟然发现了一本特殊的陪葬书,这本书正是《素书》,而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陪葬书,那是因为这本书是张良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然而,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兵书,而仅仅是一本类似于哲学书的书籍。可惜这一真相被揭开的时候,距离司马迁的《史记》成书已经过去100多年了。

因此,今天的多数世人依旧错误地认为,张良当日从黄石公老人手里拿到的奇书,是司马迁所记载的《太公兵法》。然而如司马迁所记载的那般,张良一生命运的转折,的确是靠黄石公老人给他的那本书,他后期能辅佐刘邦去建立汉朝,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这本偶得的《素书》。

张良墓被挖出来的这本素书,全书只有1000多字,只讲了五个核心的要素,也就是道、德、仁、义、礼。如此薄的一本书,却成功地把人性、社会甚至是自然界万物的变化规律都讲清楚了。

也就是说,这本书实际代表了学问的最高境界,探究世界的规律。张良得了这本奇书以后,总是手不释卷,日夜研读,而且从不让任何人碰这本奇书,可见这本书对张良而言是分量极其重的。

这本书之所以对张良影响极大,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他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人生当中最痛苦的年月,当时他正因为刺秦王失败而被通缉,也就是说他当时是正在逃亡。

翻开奇书以后,正经历巨大痛苦的张良是如获至宝,他在读了《素书》以后,格局是彻底地被打开了,他不再想着一己私利,他放下了心里的仇恨,放下了复兴家族的执念,决定以天下为己任,去济世兴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09年,40岁的张良正式反秦,因觉得自己势单力薄,他决定投靠农民军领袖景驹,途中,张良偶遇了刘邦所率的起义部队。按照《素书》上来说,要找一位能建国的明君,辅佐他夺取天下,这个明君必须是具备德、信、义。经过张良的观察,刘邦正是这样的人。因此,张良决定辅佐刘邦去建国,从而推翻秦朝的统治,替自己报仇。

谁能想到如此宏大的计划,张良最终是真的实现了,帮助刘邦推翻了秦朝,建立了大汉王朝,被刘邦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一生看重德行,也与他得到的这本《素书》里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就连他后来在功成名就以后突然隐退,也和这本书里的内容有关。

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如其不遇,没身而已”,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跟的那个人有了很大的变化了,要迅速地隐身、脱离。

刘邦建立大汉以后,张良感觉到刘邦已经不是一开始的刘邦了,于是,他想都没想就直接退隐了,张良决定归隐林泉的时候,带走了这本《素书》,也从那个时候起,西汉是再也没有《素书》,再也没有留侯张良了。

众所周知,张良和陈平是刘邦的顶级谋臣,也是他的左膀和右臂,不过同行多半都是对手,陈平和张良二人也一直暗地里较着劲。

相比张良,陈平一开始并不被刘邦器重,这是因为陈平跟过项羽,况且投靠刘邦的时间比较晚。张良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才刚刚起家,并且张良是带着自己的大部队去投奔刘邦的。

而陈平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称王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张良更像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的原始股东,而陈平则更像是一个高级员工。所以,张良理所当然的更受刘邦的器重。一开始,陈平仅仅是担任刘邦手下的一个典护军,这个官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军中的诸将,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直到陈平使出他的阴谋大计,用黄金离间了项羽的诸将以后,刘邦才把陈平列为了自己的心腹,并且加以重用。离间项羽和大将范增,是陈平第一次给刘邦献计,这一计和他的其他的阴谋计一样,可谓是奇之又奇。

陈平用阴谋,最喜欢使用女人做工具,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陈平就曾经巧用女人来帮助刘邦解围,让刘邦手下纪信假扮刘邦,带领2000多名女子披甲诈降。然后,趁着楚军注意力被女人吸引的时候,让真刘邦和数十骑兵从城西逃跑。

事后,气愤难当的项羽烧死了纪信,那2000名扰乱楚军注意力的女子也被项羽处置了。陈平之所以能将阴谋诡计使得出神入化,主要得益于他深谙人性的特性。

可是,同样深谙人性的张良却从来不用阴谋计,他只用阳谋之计。相比六出奇计并且计计损人的陈平,张良用计是非常讲究德行的,他所用的阳谋计是高明的,并且绝不伤及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鸿门宴当中,张良救刘邦用的也是阳谋。张良还时时提醒刘邦要广纳人才,不可滥杀无辜,要得民心。陈平当然清楚自己的阴谋计,和张良阳谋计的差距,也因为清楚晚年的时候,因用阴谋计而造下了太多杀戮。陈平曾经感叹,我一生多用阴谋,触犯了道家的禁忌,我家如果没落,就再难崛起了,这是我积攒的阴祸过多啊。

陈平和张良较劲了半生以后才知道,小聪明是永远比不上大智慧的。陈平死后,他的后代成和果然是遭了报应,因为抢占别人的妻子,被处以了极刑,陈家的封国也因此而被废了。自此,陈氏一族就此没落了。

而张良一族则恰恰相反,其后世子孙是能人辈出,涌现出了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陵,唐代的诗人张九龄、医生张仲景等等优秀的人才。

如今各领域的精英当中,几乎都有张家后人的身影。陈平和张良后人的结局,当真是印证了那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恶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