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公公婆婆气死了,孩子已经大了不需要人专门带了,他们在外面也找不到工作,回老家种地多好?人家死活不愿意回去,嫌老家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小丽,婆家娘家都是农村的,两家相距也就三五里路。当初小丽父母就想把女儿嫁在附近,这样婆家不敢给气受,以后他们老了女儿照顾起来也方便。

小丽父母都是实诚人,见媒人给介绍的女婿长的人五人六的,未来亲家说话也中听,大包大揽以后会帮忙带孙子,不会让儿媳受委屈什么的···也就没有另外托人去打听,直接同意了这门亲事,把女儿嫁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结婚后,和老公商量去南方城市去打工。公婆见了,说在农村种地又累又赚不着钱,他们也不太老,也想去外面见见世面。就算随便找个活也比种地赚的多,不如大家一块去。小丽想想也是,她和老公年纪也不小了,用不了一两年就得要孩子。公婆跟着去也好,公公可以工作,婆婆到时候可以照顾自己和孩子。

于是,小丽和老公、公婆一块,打包去了南方。为了省钱,一家四口只租了个一室一厅。小丽和老公住卧室,公婆在客厅角落支了张床,安顿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几个人很快都找到了工作,小丽在商场卖服装,老公在厂里,婆婆在饭店打扫卫生,公公给厂子看大门。四个人都能挣钱,生活很快就步入正轨。小丽有主见,公婆挣的钱用来交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她和老公的钱存起来,她要为未来的孩子打算呢。

两年后,小丽生了个女儿。婆婆只能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儿媳妇月子,帮着带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小丽头胎是女儿,丈夫和公婆都想要儿子,所以小丽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下儿女双全,喜人是喜人,就是负担太重了。小丽夫妻俩文凭都不高,做的工作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工资都不太高。

在城里养两个娃很费钱,小丽他们在城里没有自己的房子,房租水电也是一大支出。婆婆为了带孙子一直没能上班,小丽公公一个人的工资只够交房租。而小丽夫妻俩的工资,都用来培养两个孩子了。因此小丽他们在城里混了十几年,也没多少积蓄。

这时候,小丽公公婆婆都已经快七十了。小丽眼看孩子大了,不需要婆婆带了,公公也不能继续工作了,便想让公婆回农村老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想的也没错,公婆既然不能工作挣钱,在城里还得租房住,不划算。而农村老家有房有地,物价又低,哪怕公婆不种地,只随便种点菜也够吃了。起码每个月能省下千把块钱的房租钱,这在农村就够生活了。

哪知道,当小丽委婉地向公婆提出这个建议时,公婆一口就拒绝了。婆婆斩钉截铁地说:“老家那么脏,我们在城里生活了这些年,早就不习惯农村的生活了。我们不回去,就在这里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说:“可是你们又没有退休金,这里生活费贵,每月还得交房租,谁能负担得起呢?”婆婆听了就淌眼抹泪:“看我老了没用了就想撵我走,我就不走!我有儿子,儿子就得给我养老!”公公也发狠:“我们自己租房住,不麻烦你们。找个最便宜的房子,一月一千块就够了。加上生活费,你们一个月给我们两千块钱就行。”

看着抱头痛哭的公婆,小丽很郁闷,自己也没说不给他们养老啊?可是一个月两千块?这么容易的吗?她和老公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一万块,还得养两个孩子。老家的人情世故,以后两个老人的生养死葬,都是他们的责任。让公婆回老家并不是不给养老,只是想省点钱,为什么公婆就不能理解一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愤愤地说:“也不知道我公公婆婆的脑子里在想什么,还想在城里租房住到死,万一死在别人的房子里恐怕还得赔钱呢!也不看看他们儿子就那么点本事,养老婆孩子都困难,能给他们养老就不错了,还想跟城里人一样享福?做梦呢!”

听了朋友的吐槽,我也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外面花钱租房住,也不愿意回农村老家?不都说老人故土难离吗?年纪大了回老家落叶归根多好!农村地方大,空气新鲜,自己种点菜吃了也健康,总比住城里的鸽子房要好吧?关键那房子还不是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小丽的公公婆婆真是奇葩,一点也不为儿子着想。就算他们之前已经帮了儿子儿媳妇不少忙,但儿子没那个本事啊,连自己的房子都买不起,他们又何必为难儿子儿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