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赖世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8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登顶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超7亿,迅速引发广大群众热议。

近日来,有着270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再传失窃丑闻,大量珍贵文物下落不明,引发英国国内外舆论震惊,英国媒体甚至直呼这是“全国性的耻辱”。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全球各地的大量文物。其中,来自中国的文物数量约有2.3万件,包括但不限于陶瓷、青铜器、书画、玉器等。然而,这些文物的来源大多数是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得的,是在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历史进程中的产物。

必须明确的是,这些文物的所有权属于中国。无论是在战争期间被掠夺,还是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这些文物的合法拥有者始终是中国,这是不容抹去的历史事实。大英博物馆对于这些文物的收藏,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然而,“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热搜话题下,却有诸多网友持有不同态度。“你给英国人说去啊,给中国人说有什么用?”“中国人民知道你的态度有什么用,大英博物馆又不是中国人在管理!”多位微博大V在话题页发博,表示这样的热搜没有意义。

文物的归还是一个涉及多重因素的问题,作为唯一向国外传达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综合新闻的一份报媒,《环球时报》此次发声,旨在以正视听,让大英博物馆以及全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对于归还文物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对所有曾经遭受过文物掠夺的国家的一种声援和支持。对此,更应该警惕对其“发声无用论”的宣扬。有了更多中国乃至全球民众的关注和声讨,才能进一步在世界坚定我们的态度。而对此阴阳怪气的论调,实属不可取。

归还中国文物,不仅仅是符合国际法的行为,更是人类文明交流和尊重的体现。文物的归还,不仅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回归,更象征着历史的公正和人类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道德和责任。正如社评中所强调:请英国政府在法律及相关程序上予以配合推动,这将是对英国是否真心诚意洗刷殖民污点、弥补历史罪责的一种考验和验证。

连日来,多国也纷纷发出呼吁,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据英国天空新闻网8月24日报道,尼日利亚国家博物馆和古迹委员会主任阿巴·蒂贾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令人震惊的是,有的国家和博物馆一直告诉我们贝宁青铜器放在尼日利亚不安全,但现在,在他们那里却发生了盗窃事件。”与此同时,希腊也向大英博物馆发出了类似的诉求。

总的来说,我国媒体的这一发声,是对于历史公正的合理诉求。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来进行讨论,同时也需要警惕一些“阴阳怪气”的观点和声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正视听”,以此推动我国文化财产早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