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世界真的可以让你见识人类物种的参差。

前两天刷到一则标题为《四十多岁的人,竟然没出过国》的帖子,令人大开眼界:

公司来了一个新同事,这个同事以前和我曾在另一家公司共事过,但不认识。

闲聊中,我非常惊讶地知道,他竟然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出过国!甚至香港也没去过!

要知道我们以前共事的公司总部在深圳,他曾经在深圳出差几个月,去香港是轻而易举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帖人表示,身边没出过国的人,估计都是五十多岁以上的人。

而这位四十多岁以下,还是重点大学硕士毕业,并且有多年外企工作经验的同事,居然从来没有出过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他一个吧。”

最后还揶揄同事“视野也太狭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觉得吐槽得不尽兴,这名40多岁的发帖人进一步在评论区里补充道:

“我儿子的初中同学里,就没有从来没出过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中国大多数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出过,但要知道中国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差距比欧洲和非洲的差距都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迅速翻看评论区,幸好,网友们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你有这样的言论可见你的视野也很窄。

“中国十几亿人,没有护照的多的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护照的总共才一亿多人,你别太荒谬!

中国没出过国的是大多数,甚至十亿人连飞机都没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奇怪吗?我有个亲戚五十岁了连县城都没出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奇出国也可以用来显示优越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出过国,为什么视野更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彰显着格局的狭小与认知的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生活中,这种拿“出国”当成“有见识”,甚至借此秀优越,同时打击嘲笑他人的,大有人在。

一网友爆料了自己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的经历。

聚会当天,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直到一名打扮入时的时髦美女推门而入。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一时之间没有认出来,直到身边的同学告诉她,这是当时的同班同学小赵。

当时的小赵身材瘦削唯唯诺诺,现在已经成了满身珠光宝气的阔太太,刚刚离婚,带着孩子远嫁到香港一个生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各自的孩子教育,这时小赵开口高声说了一句: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见见世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同学插话道:“我还没有出过国呢,以后孩子想不想出去就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吧,再说也要看看我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承担孩子的留学费用。”

这时,小赵的脸上露出夸张的惊讶和不屑的表情,大声叫道:

“不会吧?咱们初中毕业都快20年了,你不会连国都没有出过吧?你也太OUT了!国内的教育能赶上国外吗?”

与此同时,她还长篇大论,罗列了一大堆出国的好处和国内的落后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网友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回怼道:

“我也没有出过国,但是没出过国并不代表就一定是没见过世面,国外在很多方面包括教育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要取长补短提升自己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这么说,自有她的道理。

她家的亲戚朋友有一些已经定居海外多年,有永久居民也有入籍的,她对海外生活已经有了比较真实的了解。

而不是像小赵那样,自己没常识,却回过头来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嘲笑他人。

网友表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外国有好的东西我们自然需要学习,但是没必要天天贬低国内落后吧?

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国外的现实生活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3.

一位曾经在澳洲留学的网友发帖表示,三年的留学生活已经对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冲击乃至阴影。

每次看到社交平台上他人发布的海外生活vlog,美好诗意的画面的时候,她都会在心里摇摇头。

“我了解那是一个糟糕到什么程度的地方,因为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国前,她也曾受一些长辈和以前读过的书的影响,认为国外是个挺美好的地方,人人都有素质,有礼貌,有修养,都很善良。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蠢透了,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国家,只要有人的地方,那就是啥人都有,国外根本没有比国内要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她对目前大部分国人的想法难以理解,那就是:

为什么人们一说国外就都说好,对国外很明显不好的地方却避而不谈,为什么没有人把外国的真面目暴露出来?

在墨尔本的三年,她曾经看过、亲身经历过太多次被言语攻击、肢体攻击和各种很危险的事件。

“但就算这样,我也还算比较幸运的,没有像同班女生一样被本地人(还只是路过的陌生人)抢钱殴打,没有像一个朋友一样大白天在路上被人当面泼不明液体、吐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遭到的包括但不限于:

被路人无缘无故骂;

被路人故意推、撞;

被几个黑人一路说些听不懂的话并一直跟到我进公寓大楼,找楼下前台的人让她陪我一起进电梯才离开;

和一个男性朋友在路上被一些本地人拦住让我们给他们钱和手机等等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抵达墨尔本第一天,在手机店买卡时就亲眼目睹小偷冲进店里抢手机,抓了手机就往外跑,一路推撞了无数路人。

还有一次在朋友住的公寓底下等她,亲眼看到几个年轻本地女性在推推搡搡的问两个中国人要钱,那两个中国人看上去像在等车,身边还放着几个行李箱,这俩人没理那些看上去就很粗鲁的外国女人,那些女人就踢翻他俩的行李箱,笑的声音很大,还往他们身上吐口水,然后这两个人拿起箱子就走出公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有开车撞人的,拿刀捅人的,路边总是有好多看上去很有攻击性的流浪汉,晚上路上又有很多醉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真的没有中国这么安全,像在中国这样晚上11点甚至凌晨还可以出门打车去便利店?那都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有着海外生活经历的中国人,都曾经在网上发帖痛陈所谓的“外国人素质高”的谬论:

“再也不相信外国人素质高,每次健身回公寓都能看到几个人在公寓门后撒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国外不得不跟着外国人学会闯红灯的(不建议),否则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老老实实等红灯的样子,看上去像个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去了国外生活后,学着解放天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英国的时候我同实验室的同学被黑人无差别攻击了,还有我自己出门被青少年扔鸡蛋和吐口水,坐标伦敦市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事实上,那些坚称国外的月亮就一定圆,没出国过就是没见识的人,恰恰证明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是有过出国经历的人都知道,国外的环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外国人也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高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尤其无知的一点在于,根本不了解中国有多么的幅员辽阔,人口有多少,各地的差异有多大。

根据2021年的一项统计,全国共计有10到12亿的国人没有出过国;10亿人从来没有搭乘过飞机。

难道说,这十几亿的人口就全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国这事本身就没什么可傲娇的,无非是地点的转移,从熟悉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但是如果因为自己出过国,或者做了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儿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种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已经空虚到无可救药——

需要通过贬低别人去抬高自己,才能感受到那点儿可怜的优越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不远万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所谓地拓展视野。

飞到马尔代夫度假是旅游,下雨天撑着伞绕楼下的小花园走一圈难道就不是旅游了吗?

世界多元的,人的性格和喜好也多种多样。

有人骨子里就喜欢到处奔波看风景,有人就愿意呆在家里侍弄花草做饭逗猫,这都是取悦自己的方式,怎么开心怎么来,谁也没有资格瞧不起谁。

中国人已经站起来很多年,可惜的是仍然有那么多的“慕洋犬”盲目吹捧海外生活,戴着有色眼镜苛责国内的普通人。

在我看来,对国家自信,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充满信心才是真正的秀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