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核辐射食品流入中国市场,背后有何隐情?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些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食品竟然被部分不法经销商偷偷进口到中国,并通过伪造标签、虚构产地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强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事故后,日本政府对福岛县及周边的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千叶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潟县、长野县、山梨县、埼玉县、东京都等十个都县实施了食品出口限制措施,以防止受到放射性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底,这些地区共有约1.2万种食品被检测出含有超过安全标准的放射性物质。

我国对于这些地区的食品也采取了严格的进口管理措施。早在2011年4月,我国就发布了相关公,禁止从受核辐射影响的地区进口食品、农产品和饲料,并要求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此外,我国还要求进口商提供原产地证明、放射性检测报告等文件,并实施100%查验。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法律法规和消费者健康,采用各种手段将这些食品走私到中国。据报道,今年以来,已有多个商家因销售来自核辐射地区的食品被查处和处罚。

这些食品包括饮料、果冻、糖果、饼干、威士忌等各类产品,均未贴有中文标签或伪造了中文标签,并隐藏了真实产地。这些食品很可能通过非正规渠道从日本带回或通过第三国转运,并利用电商平台或小店铺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