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 其 嘉

叶其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顺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 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 究院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田园山水画院副院长,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顺德田院国画院院长。分别在广州、香港、北京、珠海、佛山、常州、潍坊、 西安、天津、重庆等城市举办“叶其嘉水乡风情展”和“叶其嘉国画精品展”,及“南方风神” 叶其嘉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曾先后入选“全国侨乡画展”“七届全国美展”“ '92 国际水墨画大赛” 获铜奖,'99NGO 联合国 IAEWP 世界和平博览会并获杰出艺术作品奖、“首届全国中国山水画 展”“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 12 届新人新作展”“第八届全国群星展” 等。二百多件作品分别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人民日报》《画廊》《国画家》 等六十多家刊物发表,《中国画报》和花城出版社以及四川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中国当代 艺术家画库·叶其嘉画集》和《叶其嘉画集》及《中国国家画院书库 2006 中国画名家年鉴·叶其 嘉卷》。2009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田园墨韵·叶其嘉中国画作品集》。作品 《春绿水乡》《老村夜话》《春艳》《新绿》《竹林人家》《晓雾》分别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军事博物馆、关 山月美术馆、桂林美术馆、珠海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南岸至尚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风声、 雨声、鸭叫声声》《一村秀色》《春雨初晴》等多件作品分别被选送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 法国巴黎、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部分作品欣赏

鹤山古劳水乡 33cm×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淡淡的黄昏 137cm×68cm

春城无处不飞花

——叶其嘉的绘画艺术

文 / 姜长军

广东属于岭南文化的范围,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独特的文化艺术。这里四季温润、林木茂盛、 百花争艳、百果飘香,独具韵味的岭南水乡,不似江南胜似江南,岭南宜人的风景很适宜画家进行创作。 众多岭南国画家情系故土,以故乡风土人情为绘画题材,通过朴质清丽的笔墨创作了大量富于诗意的中 国画,形成了独特的“岭南画派”。小写意是传统中国画的一个科目,它介于线条工整的工笔画和笔法 粗狂的大写意画之间,小写意山水画更兼具二者的优势,融合了工笔画的细致入微,也包含大写意的意境。 小写意山水在“岭南画派”中所占比例很大,叶其嘉作为新水乡创作理论与实践的领军人物,在继承“岭 南画派”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新时期山水画的作画形式和方法。二十多年来叶其嘉在 艺术创作与理论探索上勤于思考,他笔下的小写意山水,描绘了中国南方的生活情趣和青山绿水、亭台 楼阁、青石小路的田园景貌,其作品水墨华滋、清雅怡人,气息清新典雅、色彩妍丽高华,在古意悠悠 中透露出才情。

叶其嘉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对他来说家乡是一个亲切的地方,田园般的自然环境恬淡宁静,令人 梦魂牵绕,故乡是他挥不去的记忆和心灵的港湾。置身于家乡,那份浓浓的乡情更为醇厚,叶其嘉寄情 于画笔描绘出一幅幅故乡的山山水水、房屋田地,他的作品突出了岭南水乡的特征,将纯朴的民风与奇 异的自然风光、恬静悠然的水乡生活记录在美丽的画卷之中。从他的画中观众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物象, 也看不出绘画技巧的展示,而是有生活、有温度、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挚乡情。《春江水暖》《淡淡的黄昏》 《农家》等作品,在传统的水墨韵味之基础上,借鉴了现代绘画的构成元素,使画面既保持了水墨淋漓 的中国画气质,又呈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时代感,画面生动严谨,流露出追求自我超然象外的心境。叶 其嘉的作品在传统水墨语言形态下,通过点、线、面的碰撞和融合,传达出画家在绘画之外所积累的传 统文化研习的绘画语言。在作品《春江水暖》里,他删繁就简,画面力求以墨代色、以小见大的整体要 求,只有虚实之分、主次之分,而绝不重大轻小,每一棵树木和每一条溪流,每一座房屋和每一只动物, 都有其合理的位置,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画面中遥远的青山洗练自然,形象简括生动,秀润清雅,色泽 丰富多变,淡而不薄,洁净明艳,笔触所到之处,仿佛湿润的气息在缓缓流动,看后使人神清气爽!

乡渡 55cm×40cm

乡风悠悠 68cm×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恋花乡 68cm×68cm

小雨鸭儿凼 55cm×40cm

古壁生辉 68cm×68cm

进入新世纪,昔日的岭南水乡天更蓝、水更清、路更宽,柏油路通到了每户家门口,人们过着幸福 的生活,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叶其嘉敏锐地捕捉到了家乡的 新变化,在创作中他更加注重探索绘画新元素的植入,以便适应社会发展对美术创作提出的新要求。“艺 术当随时代”,在叶其嘉新水乡作品中能看到家乡的变化,他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现代生活中, 那里依然保持秀水轻舟、蕉绿花红令人眷恋的景色。叶其嘉用朴实无华的绘画语言,无声地为观众叙述 着老百姓奔小康的生活。竹子、芭蕉围绕着依水而建的房屋,院落里参天茂盛的古榕树,门前碧绿的草坪, 曲径通幽的小路配上蓝天白云,将令人向往的农家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作品《轻风细雨》《穗香新村》 中,叶其嘉用洗练的笔法和浓淡不同的墨色进行画面渲染,虽然造型还是以线条为主,但是这里的线条与工笔画的线条不同,讲究的不再是严谨和一丝不苟,而是或律动,或凝练的变化;墨色的浓淡变化微 妙,绘画语言洗练自然,形象简约,风格雅致,他观察对象细致入微,表现手法亦实亦虚,令人赞叹不已。 叶其嘉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山水之间,他的画取材广泛,让人有一种随处可见,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 他精妙的绘画技法,又使得溪流、云雾、炊烟的生活现象,在画里如梦如幻,营造出让人身处虚幻的灵境。 这几幅作品画面整体性强,层次复杂,充分表现了大自然多种物象之间交错纵横、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的景象;草木葱茏茂密,山石重叠相衬,一派诗情画意的岭南山水景象。

丽日和风 68cm×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村新姿139cm×68cm

夜话 45cm×33cm

农家 68cm×68cm

春江水暖137cm×69cm

追求新意、创新不止几乎是画家们的共同特点。叶其嘉特别钟情于捕捉烟雾迷濛中的岸边溪流、平 林低岗、山乡暮霭,这些美妙的景色在他追求完美、意图出新的作品反映为细腻的笔法、飘逸的线条与浓烈、 鲜明的色彩。画面的景色是美的,而远近不一的山村、高低错落的树木参差有致,且浓淡相宜、妙趣横生。 《水乡新境》作品的平淡柔秀,他对湿笔润墨的偏爱和长期的实践才形成了如今秀美恬淡、自然天成的 绘画风格。在《云恋花香》《晓色初动》作品中,其绘画风格同样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特别是青绿山水 的设色,清润而不浮薄,沉厚庄重而不晦滞,明丽而不甜俗,色彩与墨晕和谐共存。色中有墨、墨中有色、 不使笔墨自为笔墨,色自为色,每片叶子造型宜肥不宜瘦,使色彩不被墨线所掩,行笔飘逸、笔断意连, 结构松紧有度,愈发疏宕精致。

雨中侗乡 60cm×90cm

春水人家 68cm×68cm

晓色初动 137cm×69cm

闲庭 40cm×55cm

水乡新境 68cm×68cm

叶其嘉十分重视深入生活,在写生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他认为写生能够贴近真实的生活,在现场 写生总是能保持绘画过程的新鲜感,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对象的气韵,不单纯以画家的视角描绘景物,使 自己由画外人变成画内人,以细腻的情思展现宽广的艺术世界和精妙的物象特征。叶其嘉总是关注身边 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习惯随身携带着速写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物象就画下来,这样利用点 点滴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但在创作选材上,总是要求自己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在 构图及绘画技巧上尽可能有所突破,依照画面整体需要对事物进行重新构建,避免落入俗套,因此观看 叶其嘉每幅作品总会被蕴含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菜园春色 68cm×68cm

溪环树绕是谁家137cm×69cm

画品如人品,叶其嘉的作品既不浮夸也不浮漂,朴实无华,充满生机,这与他一直自我修心立德是 分不开的,他将自己的艺术看得与生命同等重要,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他能耐得住寂寞,守住了自 己的本心,对一切都能保持平常心对待。艺术需要文化的积淀才能在创作中触类旁通,叶其嘉从不满足 于眼前取得的成就,他在绘画之余阅读文史书籍、苦练书法,邀约不同风格的画家进行交流和研究,为 自己增加新的知识储备,也为今后的创作注入新的能量。

瑶山二月时 44cm×56cm

轻风细雨 69×69cm

叶其嘉对于家乡的一花一树、一溪一桥都非常熟悉,对家乡的一切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正是这种态 度,赋予了他旺盛的创作激情。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他的清新幽雅的山水画就让人印象深刻,画家擅 长运用细腻的笔触、独有的语言符号、精心的构图设计和富于灵感的笔调,描绘自己身边的生活,感染 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叶其嘉擅长表现的小桥流水、袅袅炊烟、美丽家园是全方位、有感情、有温度的, 他描绘的普通人之生存空间、时代变迁以及环境改善是中国乡村变迁的视觉缩影,其师法自然、紧随时 代是“岭南画派”的优良传统,该传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岭南人画水乡的实践,也由此创作出有崭新视 觉及独特意味的绘画作品。对于叶其嘉来说,他多年来刻意求新,遵循不熟悉的不画、不被感动的不画、 不美好的不画的作画原则,打造了“岭南画派”新气象,同时也是田园乡村的崭新名片。

(本文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文摘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叶其嘉中国画作品精选》

更多期待 等您订阅、关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