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女子婚前掏空积蓄为弟弟买房。婚后花16万为母亲治病,可母亲转身就花5万为弟弟买表。当母亲要求她为弟弟买车,她毅然拒绝。

母亲将她告上法庭,在法庭上拿出小册子,她打开一看,当场泪崩。

01

她,生于天津一个教师之家,家中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 6 岁。从小,父母便告诉她:“要疼爱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她从小就知道,对弟弟好,就是对自己好;因为,只要对弟弟好,爸妈就会夸赞自己。她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第一时间拿给弟弟。

弟弟学习成绩不好,她就帮弟弟补习功课。或许是因为这个举动,她学习能力很强,老师一教就会,成绩也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35 岁那年,她荣升为公司设计部总监,年薪 50 万。与此同时,她还找到心仪的伴侣。

她带着男朋友回家见父母。就在宣布婚讯后,妈妈将他拉到阳台,说:“你在结婚前,要给你弟弟买套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感到很委屈,但依然笑着对妈妈说:“妈,我这几年给家里的钱,够给弟弟买房。我现在的钱,是我给自己存的嫁妆。”

可妈妈却说:“你不答应,那我就不同意你结婚。”她看着妈妈表情严肃,她迟疑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妈妈接着说:“你也可以不顾我的反对就结婚,但我会找你男朋友要88万彩礼。”

她不想让婚姻看起来像买卖,更不想失去爱人,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花58万为弟弟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付款后,她拿出手机,向妈妈看到她的银行账户余额,说:“你看,我现在就是个穷光蛋。”

她本以为,婚前为家里花光所有钱,婚后就能为自己的小家存钱,然而并不是。

02

婚后第二年,妈妈因病住院,需要花费 16 万。爸爸找到她:“你先把这笔钱垫上,等医保报销后,我们就把钱还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她的宝宝不到 1 岁。为了照顾宝宝,她辞去工作,成为一名全职主妇。这意味着,她没有收入,一家三口全靠老公的收入。虽然老公收入不错,可是,除去房贷、车贷和日常花销,也所剩无几。

爸爸提出要借 16 万,她很为难。可是,一想到是给母亲的病,她又不忍心拒绝。于是,她背着丈夫借 8 万,又从家里拿了 8 万,凑够 16 万,转给爸爸。

不久后,医保报销 7.8 万。但是,父母并没有还钱给她,而是给弟弟买了一块 5 万块钱的手表。她愤怒极了,眼泪夺冠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让她无助的是,借的8万元,她无力偿还,而老公也很快发现了她的秘密。老公说:“你娘家就是个无底洞,如果你继续补贴娘家,那我们就各过各的。”

老公的警告让她瞬间清醒。

她的父母,都是退休的教师,每月收入加起来有七千多。家里并不缺钱。而父母一次次伸手要钱,她的小家难以承受。她根本没有能力去资助他人,更何况是个“啃老”的弟弟。

夫妻俩经过一商议,她决定与娘家隔离。他们变更住处,换掉电话号码,也不再与娘家人联系。

03

然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父母竟然找到她工作的地方,还当着同事的面,要求她为弟弟买车。

这一次,她毅然拒绝,大声对父母说:“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你们凭什么只爱弟弟。”父母见状,大骂她不孝,还说:“就因为你是我亲生的,才应该拿钱给你弟弟花。我养你那么大,就是让你帮衬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感到心灰意冷,无论父母怎么吵闹,她都不答应。然而,没过几天,她就收到通知,父母将她告上法庭,要求她每月支付2000元赡养费。

一场家庭矛盾,变成一场法庭较量。法庭上,妈妈拿出一本小册子。她打开一看,上面记录着她从小到大的花销。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她当场泪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法庭驳回了她父母的诉求,原因是,父母有稳定的收入,并非一定要女儿付赡养费。

04

故事中,她的经历,充分展现家庭期望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她是一个聪明、努力的女性,为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努力奋斗。然而,父母的偏袒和弟弟的依赖,让她陷入了重重压力之中。

故事提醒我们,家庭责任与个人价值是一场持久的平衡之战。尽管亲情至上,但不能因为亲情,而让一个人的价值和权利被忽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生活得更加有尊严。

家庭的爱应该是平衡的琴键,而不是单一的音符。家庭的爱,应该是各种价值的交织,而不是一个人的牺牲。

来源:天津卫视教育频道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