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北大2023新生数据相继公布,基于两校新生数据,我们就招生情况进行详细的剖析,一起来看:

一、清华基本稳定,北大统招占比下降4%

2023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人,包括内地3500+,港澳台70 +,国际学生1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地新生中,统招约1460人,占内地总录取人数的42%,特殊类招生约2040人,占内地总录取人数的58%,相比往年基本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北京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4483人。其中校本部本科新生3088人(内地3018人,港澳台70人),留学生362人,软件工程第二学位101人。北医本科新生875人,留学生5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看校本部内地招生情况,统招约1260人,占内地总录取人数的42%,特殊类招生约1758人,占内地总录取人数的58%。相比往年,统招下降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看到,无论是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大学,两校特殊类招生占比均超过50%。这就意味着放弃特殊类招生,基本就放弃了一半的名额

二、两校名额调整,竞赛生机会增加

近些年竞赛金银铜牌不断扩充,各类招生计划的层出不穷,多所高校调整强基入围考核流程,这些都说明了大学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大中衔接,将更符合国家需要的考生尽早筛选出来。

从两校今年招生情况上来看,分别有以下特点:

1.清华:增加新项目,名额倾向竞赛生。

清华大学特殊类招生规模并无太大变化,但在人数和项目上有所调整:

人数上,双高、美院、强基、竞赛保送生均略有下降,其中强基下降约20人,但从五大强基书院报到新生数上来看,与往年规模似乎并无太大差异;在竞赛保送生的录(qiang)取(ren)上,今年清华与隔壁差距较大。而今年专项计划、求真书院招生人数有10-20人的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上,增加了攀登计划,物竞生专属利好政策,录取60-70人左右。

众所周知,无论是攀登计划还是求真的英才/新领军,招收的主要是物竞/数竞生,而专项计划的考核通常也涉及竞赛知识,可见竞赛生具有更多机会。

2.北大:统招占比下调,名额增至特招通道

与清华相同的是,两校今年双高人数均有所下降;不同的是,北大近3年统招类占比逐年下降,特殊类占比不断上升,尤其是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北大统招人数相比2022年下降了130人,双高下降10人,但竞赛保送生增加20人、卓越计划增加近40人、专项计划也增加11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两校强基计划录取人数均略有下降,但从整体的招生格局上来看,竞赛生的机会却是显著增加的

除此之外,随着更多以筛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为目的的活动的增加,对于想提高进入清华北大可能性的纯高考同学来说,竞赛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三 做好升学规划,拓展竞赛知识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也给出以下建议:

1.重视强基

从近几年招生情况来看,特殊类招生占比基本都超过50%,而强基在特殊类招生中,又占据50%+的名额,如果“有志于”且“基础学科拔尖”,那么强基名额不可轻易放弃。

2.学有余力且兴趣差距不大,建议学习数理竞赛

在强基校测中,数理是理科专业重点考察方向,此外,清北各“少年班项目”也大多面向数理两科。

因此,学有余力且各科目兴趣差距不大的同学,建议优先学习数理竞赛;如果对数理比较排斥,对生化更感兴趣,建议跟着兴趣走,但高二高三需要补一些数理竞赛基础。

3.重视平时课内成绩

课内成绩不仅在高考和强基入围时有重要作用,在参加各类活动时,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参考。此外,在一些招生项目上仍然后降分的优惠,比如攀登计划。因此保持良好课内成绩水平,做好规划和备考才能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赛场”上脱颖而出。

4.关注升学政策变化

2023年,不少省份、高校均出台了新的招生政策,而这些信息都对应着高校选拔学生的变化趋势。因此,家长同学们需额外关注!我们也将持续为大家梳理各高校的升学途径、政策变化等,有需要的家长同学,可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